读书营共读第一天。同一本书《学会写作》,明显感觉读出不一样的味道。
第一次读,满是对作者靠写作寒门逆袭的崇拜和羡慕,再读,已经多了很多理性的思考,也包含自己对写作意义的新的理解。
共读《学会写作》
11.11日:【前言】
#第2组- Megan
【原文摘录】
今天不知道写什么。
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如果你今天没有学习,没有成长,没有对一件事进行深入的思考,你就不知道写什么;如果你每天都有东西写,而且写出来还不错,说明今天的你和昨天的你相比,又有了新的进步。一天下来,你有没有得写、写得好不好,正是检验你今天有没有进步、有没有成长的一个重要标准。
用输出倒逼输入,写作绝对是你逼着自己每天成长、每天思考的重要手段。
【概念转述】
写不出来东西,不是水平高低的问题,而是输入受限无法保证输出的结果,简单点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个人体验】
我自己也在简书上坚持日更,每天100字的门槛,说简单吗,不难,随便写写碎碎念,可能就一两百字。
可是就这样,也会碰上没东西可写的时候,感觉日子普普通通,生活平平淡淡。
而作者一语点破天际,没东西写,是因为我没进步啊,既没思考,也没学习,自然觉得乏善可陈。
如果保证每天有一个高频且富含信息量的读书输入习惯,那么可能会帮忙解决当下写作没有思路的问题,而从长远上来说,也是一个知识积累&写作刻意练习的时间复利机会。
【行动清单】
从今天开始,坚持每日的读书输入环节,保证写作练习有内容。
这是我的今日阅读卡片,也确实是我最有触动的一个部分:
哪怕坚持了三年日更,还是有写不出东西的时候,我以为是水平问题,亦或没有分享欲了,但是粥左罗说,这是因为我今天没有进步。
没有输入,自然没有输出。
书中有句话,说写作有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就是可以帮忙整理思路,写明白了,说明想明白了,而写不明白,那就是还没想明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