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南国之女
《第七天》是余华在写完《兄弟》七年之后的最新长篇小说。笔力万钧,比《活着》更绝望,比《兄弟》更荒诞。正如余华所说:“我们仿佛行走在这样的现实里,一边是灯红酒绿,一边是断壁残垣。或者说我们置身在一一个奇怪的剧院里,同一个舞台上,半边正在演出喜剧,半边正在演出悲剧...与现实的荒诞相比,小说的荒诞真是小巫见大巫。”
看完了余华写的那本《活着》之后,变一发不可收拾了,把他写的书都搜来加入了书架,准备一睹为快,事实证明我这样做的抉择很正确,当我看完了《第七天》这本书,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深深被书中所描绘的情景吸引着,置身其中不能自拔
《第七天》的出发点是以火葬场为出发点,描绘了穷人和富人有着天壤之别的差距,穷人不仅活着的时候低富人一等,现在死了,还是低人一等,火葬场都还分着贵宾区与平民区,贵宾区的排场大,待遇高人一等,有墓地,而平民区,不仅没有墓地,身上穿的寿衣可能也都非常廉价,所以啊,谁说人生而平等,这连死了都这么贫富分明的,哪来的人人平等
终于见识到什么叫人性的泯灭,丑陋,都说人性本善,我们应该有一颗慈善的心,以慈悲为怀,可你见过,那些开发商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趁人们熟睡之时强行拆迁房屋,不顾他人的死活,你还会说人性本善吗?政府接受了暗中贿赂,谎报真相,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好像一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样子,这真的是事不关已吗?
看到这些描述,心里挺不是滋味的,同样是人,为何区别对待,同样是人,把良心安放何处?
在不为人知的勾当背后,我们也看到了底层人民的艰苦生活,像文中的鼠妹,白天干着低贱的工作,月薪还不高,只能屈身于地下室,那个暗无天日的出租屋,污浊,闷热,肮脏等字眼贴满的房子,不被人尊重,而那些身穿人民制服的绅士拿着高薪却不为人民做事,有的只是身在其职却不谋其责,对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不闻不问,这真是天大的讽刺
我不知这些事是余华亲身经历还是转述他人之口,总之他采用了第一人称来描述,感觉很亲切,无形之中拉进了与读者的距离,总觉得是在听他述说自己的故事,并且不带任何情感,平平淡淡脱口而出,像在看他的那本《在细雨中呼喊》,当他的弟弟孙光明溺水身亡的情景,无任何的情绪波动,给人一种冷漠无情,不食人间烟火的冷血动物一般,让人不免感到唾弃
余华的书给人一种感觉在读一个故事一样的错觉,而故事中又穿插了许多人间的冷暖人生,让人读了有一种故事的主角就是自己,正在经历人生的重重劫难,可能这就是他的魅力所在,能赢得更多读者的心,我们都说啊,能与读者产生共鸣的书,就是好书,我想,这一点,余华他做到了,他正在用的三寸不烂之笔,描绘出更多优秀之作,使读者们得到更多的心灵慰藉,
如果你也喜欢余华这个作者,那就快去看看他写的书吧,相信不会让你失望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