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
同事在工作群里发了一段焊装车间
两个班长的日常对话
原来是李红建从张佳琪身边经过
看见佳琪正半趴在地面上看车身底部
于是他好奇的问
你干啥呢佳琪
幅度这么大
不该露的都露出来了
佳琪把头从车身下伸出来
回了一句
建哥露啥都不怕
就怕漏焊啊
原来是佳琪怕自己班组
生产的车身地板有漏焊的可能
在下线前进行最后质量确认
李红建听着佳琪这样说
心生感动
他觉得这个班长
认识到了质量是企业生存之本的真正含义
所以才把他和佳琪的对话传到了同事群里
而我也因为这段对话
走进焊装车间地板5班这个班组
在佳琪的热心介绍下
我被班组里一个又一个的
小改善吸引着
我觉得工人的改善不用“惊天动地”
只要是对生产有帮助
降低员工作业强度就是好改善

以力借力 让作业不再费力
跟张佳琪寒暄几句后,我直奔主题说明来意。他直接带我来到了他的第一个二氧焊接工位。然后讲起了这个改善的经过,他说:向我这样身材魁梧的人,抱一瓶二氧气瓶还可以。我们班组里,这几个烧二氧的员工,因为考虑作业空间狭小,所以当初在安排岗位时,都尽量安排了几个个子略瘦小的员工操作。可是当我看到他们每次使用完二氧,用手推车推着空气瓶回到换气站更换气瓶时,都很费劲儿,我就趁着大家都在班组休息的时候,抛出这个改善课题,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集思广益,最后身边的悬吊焊钳子的平衡器进入了我们的视线。其中一个员工建议我说:班长,平衡器能吊起焊钳子,我们为何不好好的利用它的起吊拉力,做一个钩子直接勾在气瓶的铁环上,然后通过平衡器的回弹力量将气瓶吊起,再通过人工控制方向,直接把满气瓶运送到气瓶转运车上呢?我们大家都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于是就找来了活结铁链,然后在气站上空安装平衡器,佳琪边向我讲解边抱着气瓶,拉过平衡器挂钩,演示着他们的改善,果然不用费啥力气,一瓶装满二氧化碳的气瓶换好了。我连连点赞,小改善大智慧,就这样的改善还有吗,再给我介绍几个?佳琪说着带我就到了下一个工位。

小空间可移动 生产线上也能坐着干活
在地板线二氧焊接工位,我刚好看见一个小伙子在焊接。佳琪说:陈哥,你看见没?他屁股底下坐着的就是我要跟你介绍的第二个小改善,由于车身地板需要焊接的地方高度空间很小,就算是个子最矮的员工操作,也需要半蹲着,成马步状态焊接,这样作业一台车两台车行,时间长了作业者疲劳后,就影响焊接质量。于是我们制作了一个可以自由移动的操作凳,后来我们不断的完善,不仅在上面加了保暖泡沫,还把它封闭起来。由原来的工具凳变成即能收纳又能坐着干活的“百宝箱”。每天干完活,焊帽子和手套,工具就直接收在这个“百宝箱”里,避免每天工人拿来拿去的麻烦。我看着员工能坐着干活,心情愉悦,质量有保障的同时,也降低了员工的作业强度,一举两得,这改善只能用一个“好”字来形容了。看完两个改善,我提出想看看他们班组的质量控制,佳琪跟我开玩笑说:陈哥,你这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啊哈哈……。

为防开焊漏焊 用尽各种奇招妙法
我看见他们班组目视在柱子上的标准作业,好奇的问佳琪,这个发动机舱总成,一共有多少个螺柱焊啊?他不加思索的告诉我38个。这38个焊的结不结实、缺不缺咋检查呢?佳琪看我不解,就用水性记号笔,在每一个已经焊接好的螺柱焊上做着标记,他说这样要求是在强迫操作者作业完后要对自己干过的作业内容进行再次复检确认。检查开不开焊,我们主要还是用扁铲进行抽检,这么多年,我们这些老员工已经都干出经验来了,有的假焊通过看螺柱帽与铁板焊接后的颜色基本就能判定出是否是假焊,99%的频次都能判断准确。我们班组已经连续一个月没有出现开焊的制件了,佳琪骄傲的跟我介绍着。听着他的介绍,我也回想起自己曾经在焊装工作的十年经历。我是焊装车间输送出来了的一员,深知开焊、漏焊给整车带来的安全隐患 ,更能了解身处焊装车间,每一位班长肩上的质量压力。于是我鼓励佳琪,继续加油!并承诺他,等到他的班组创下半年不出现一次开焊的记录时,再来采访他的班组,宣传他们的班组。


往冲压回来的路上,我给佳琪发了一条微信语音,我告诉他,改变了只写他一个人的主意,原因是我通过短暂的与他们接触,发现佳琪带领的班组是一个年轻有朝气的团队,小伙子们在新车型准备到量产的过程中,充满干劲儿,有的尽管刚刚走出校门,依然能和老师傅们一起积极的并肩前行。做新车型按时投产的参与和亲历者,这是一个年轻的战场、一群与红旗和奔腾共成长的年轻团队。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班组里的一切都来源于这群爱动脑的年轻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