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准备着,时刻准备着。

准备着,时刻准备着。

作者: 王敏是男士 | 来源:发表于2019-03-20 09:22 被阅读0次

万中老师学习能力与品质培养讲座节录

(这本是河畔园给中班家长的讲座,我在这方面很欠缺,就来学习并记录)

准备着,时刻准备着。

        家长应在生活中、陪伴中链接孩子的品质和能力养成。

        国家在公立学校加大投入,现在公私立小学的差异,并不象家长想象那么大,公私立的师资各有优势,不同学校各有特色,不管孩子去什么学校,家长的认可与期待是孩子最好的支持。

        尤其不要用小学阶段来恐吓孩子,不能带情绪去说你现在这样,以后进小学看老师怎么收拾你,类似的话会让孩子对小学产生负面认知。

        孩子的成长与家长的PQ(教养智慧)直接相关,幼小衔接的目标是习惯培养,习惯培养的载体是生活习惯培养。

准备着,时刻准备着。

        孩子在成长中健康是第一位的,饮食、运动、睡眠。身体不健康的孩子生长发育和学习能力肯定受影响。

准备着,时刻准备着。

        孩子的大脑发育与外界认知,是在互相促进着向前推进,幼儿期的运动量与户外活动,不仅关乎身体成长,更关乎大脑认知能力的搭建。

准备着,时刻准备着。

        幼儿园是以游戏和活动为主,小学是符号与规则的海洋,两者差异很大。

        小学初期孩子的差异不在智力,而在能力,能否合理安排课间时间、有效休息大脑、在知识版块间自如转换,关乎学习效果。

准备着,时刻准备着。

        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

        让中、大班的孩子多玩棋类游戏,不仅在构建思维逻辑,更是EQ(抗挫折能力)的养成,EQ养成需要适度挫折。引导孩子转换思维、控制情绪、寻找方法。思考是应对情绪的最好方式,让孩子学习从容应对。

        幼小师生关系不同,幼儿园是保教结合,在幼儿园要让孩子敢于交流和提问,在小学需要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幼小教学方法有变化,小学是以讲解为主,倾听和理解就非常重要,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成长特征,不对孩子提不符合年龄特点的要求。

        幼小衔接的习惯培养和分类训练从中班就已经开始,幼儿园中班开始用分类排序、高矮长短等来培养孩子的分类意识。

准备着,时刻准备着。

        中班阶段以游戏为认知途径,要让孩子对学习一直保持兴趣。学习过程中没有什么空中楼阁,认知体系是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孩子的内化要通过游戏来完成。

        孩子进入幼儿园,是开始了社会性的启蒙。进小学以后孩子的合群性、与别的孩子的沟通交往能力,关乎未来发展。需要让孩子自由而不放任,珍视天性、尊重规则,不能在家一条龙,在外一条虫。

        学龄前孩子,发育的年龄段有多个敏感期,不同的敏感期是相关能力养成的关键期。家长要有相关知识,不要急,也不要错过。

        孩子手部肌肉的力量、灵活性未达到时,过早写字,易产生挫败感。

准备着,时刻准备着。

        在小学课间,孩子会不会自己玩,会不会自我保护,有没有丢三落四,有无分类归纳的能力,关乎远期学业成长。

        家长在生活中不要包办代替,让孩子逐步自理,懒家长才能养出生活能力强的孩子,自理能力,

        注意力不集中,源于过于自由,现在孩子在家里很宝贝,生活中可适度约束。让孩子既动得起来,也静得下来。

        玩走迷宫,是专注力和手眼协调训练。

准备着,时刻准备着。

      归类识字、归类集字,培养归类意识。幼儿教育研究机构推荐的分龄玩具,是基于对应年龄的能力进行认知养成。现在外面的塑料卡通玩具,过于强调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反而不利于专注力养成。

        推荐在幼小衔接阶段多玩积木构建类和空间构建类,让孩子在玩的过程动脑思考、延伸思考,自我完成,从而进行空间和数学启蒙。

        专注力也是习惯,孩子专注做一件事时要给予独立空间,不去轻易打断。

        用兴趣和方法培养孩子的能力,一旦孩子烦了,换个游戏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基础扎实的孩子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幼小衔接过程有三个适应:身体适应,学习适应,社会适应。

        家长自身的心理准备很重要,每个孩子都有优势智能,每个人也都有不完美。让孩子了解多元智能,想办法用优势智能带动弱势智能。

        幼儿园阶段用运动培养注意力、平衡能力、协调能力。仅仅在做早操这个过程中,教师就在引导孩子养成空间直觉、方位感、目测距离、观察力、倾听和反应能力。

        语言学习简而言之就是“听说读写”。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故事需要调动推理和想象的能力,可用简单的四至六联绘本故事,比如《引人入胜的书》,让孩子观察想象,在讲述中不断丰富句式和词汇,并引导孩子推理判断。

        中班的孩子有个现象,就是开始向老师告状,这明孩子已经在开始关注、开始评价。

        在这个时候,家长注意树立独立思考意识。用"为什么?你是怎么认为的?”等方式引导。中班阶段是孩子独立思维的形成期,首先要尊重孩子的语言表达,不要压制。

准备着,时刻准备着。

        中国成年人自我表达和独立思考不足,很大程度是因为过去的家庭和教育观念。让孩子大胆表达观点,多用肯定语言。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值日生,家庭规则,轮流做家务事,做家务事是责任培养的途径。

        要让孩子有情绪宣泄的方式,可以哭、可以宣泄,不可以伤害别人、不可以伤害自己,建立正常情感表达。

        数学是学习一切的基础,数的概念系列、空间几何系列。玩积木,玩雪花片,会形成孩子的数概念、空间的启蒙,少玩外面的各种卡通塑料玩具。

准备着,时刻准备着。

        涂色、画画、多玩手动游戏、多玩自己可参与创作的游戏。

准备着,时刻准备着。

        统计分类是小学学习需要的重要能力,幼儿园在中班不急于加数,仅仅以判断多少就可以了。先让孩子建立数的概念,学习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超市、外出、户外、就餐等都是数学认知建立的机会,从日常生活中来进行内化。

准备着,时刻准备着。

        电子游戏类、动画类、塑料玩具类过多无益,再强调一次。

        中班在游戏中建立概念,大班在游戏化学习中养成良好习惯,以强健的身体迎接新阶段。

相关文章

  • 准备着,时刻准备着。

    万中老师学习能力与品质培养讲座节录 (这本是河畔园给中班家长的讲座,我在这方面很欠缺,就来学习并记录) 家...

  • 时刻准备着

  • 时刻准备着

    周末参加的深圳演讲俱乐部,参与的过程,让我深刻的意识到,唯有准备,我才能从一个新手,逐步成长为有经验的老司机...

  • 时刻准备着

    准备了很久的一个方案又被人截胡了。因为自己被远离核心技术,手上没有配套的资源。 什么心情呢?大概就是当领导提出来要...

  • 时刻准备着

    16日上午9时00分,自愿参加预备役部队的退役士兵从各个地方来到集结地,参加抗台风山竹的战备演练的活动,虽然人员不...

  • 时刻准备着

    看到这样的话,我感受至深。同时让我想到另一句: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是的,同样一节课,为什么结果下来大不相同。随...

  • 时刻准备着

    手捧鲜艳的红领巾,它是我踏进小学校门的美好梦想 队鼓咚咚队歌阵阵,我们举起右拳在队旗下宣誓: 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力...

  • 时刻准备着

    上个星期去面试的保利 没有通知了 工作四年了两万块钱都开不到 看来要加倍努力了 出去面面试也好 保持忧患意识 没有...

  • 时刻准备着

    什么都不用说,隔着空气,也能感觉到你对我的态度。 什么都不用说,隔着空气,也能知道你内心的想法。 什么都不用说,隔...

  • 时刻准备着

    优美的高跟鞋 一抹朝阳,一抹黄昏 日落你站在了街头,我站在街的一边被你吸引 无关卖东西或找人的吆喝声 你站在那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准备着,时刻准备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zxa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