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乍暖还寒的早春日子,小璞出生了,顺产。因为专家说自然分娩的孩子最健康,妻子忍受了近八小时的痛苦。孩子抱出产妇,护士向我道喜,并郑重声明,全天出生的孩子中,小璞是唯一 的男孩。
我深知中国文化对男人的要求,内心对这个要成为男人的生命充满担忧,但毕竟孩子已然来到了这个世界,我就要承担起父亲的责任。
离开医院,回到家里,我把小璞安置在我床边的特制小床里,夜里我守护着他。他母亲在另一个房间休息,孩子吃奶时,我会把他抱到母亲身边,吃完母乳,我会把孩子抱回我的房间。
当小璞长大后,妻子常常跟朋友开玩笑:孩子我只不过是生了他出来,其他都是他爸爸在带。
反思:我妻子常常把孩子所谓的优秀归功于我的陪伴,事实上,首先是孩子的母亲孕育了一个健康的孩子,并且愿意为孩子忍受痛苦。其次,孩子的母亲尊重孩子,也尊重孩子的父亲,在孩子成长的漫长过程中,不曾干扰我和孩子。也许,我和孩子的决定不是每一项都正确,但即使是走在一条弯路上,也比因争执而在原地踏步要好的多。
在中国,很多母亲的焦虑源自对父亲的质疑。由于担心父亲的一些问题影响到孩子,一有风吹草动,母亲就焦虑不已。家和万事兴,这句话对家庭教育一样成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