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民国双旗贡面印版 红色收藏馆之复兴中华

民国双旗贡面印版 红色收藏馆之复兴中华

作者: c30b8ff8ff3b | 来源:发表于2018-10-10 22:29 被阅读0次

红色收藏藏品历史背景

"洁白似银美亦香,纤细如丝意悠长",这是人们对常山当地传统名产--常山贡面的形象概括。千百年来,常山贡面以其独特的"色、形、香、味"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常山贡面又名常山索面、银丝贡面,是一种以面粉掺以山茶油,配加盐水调和拉制晾干而成的手工面。

红色收藏馆藏品

本文版权归作者彭胡湾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红色收藏馆文章已开通全网维权功能!

【1920年银丝贡面双旗印版  红色收藏馆藏品】

老彭说故事

 据《常山县志》记载,明嘉靖年间,索面取名"银丝贡面"进贡朝廷,每年的数量达数百担之巨,等于宫廷的面条几乎都是由常山供应的。另外,2005年在广州发现了明代嘉靖年间的银丝贡面木刻印章,更是有力的证明了常山贡面历史悠久。该印章制作十分精细,正面刻有繁体楷书的"银丝贡面"字样,明朝浙江常山地方官员向皇帝进贡索面时,在包装盒上要盖上此印,用于防伪。

【古睦州 永和泰 琅琊堂】

【银丝贡面】

 面条是中国人发明的,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它制作简单,食用方便,营养丰富,早已为世界人民所接受与喜爱,衍生出众多的饮食文化。我收藏的这个印版,体积比较大,也比较厚,符合人体工学,使用起来得心应手,方便盖章。尺寸和我们平时吃的面条的包装纸基本一致,看来这个面条文化一直是传承有序。印版正面是“银丝贡面”的繁体字,四周簇拥着回文纹饰,顶上是“永和泰”的商标,两边是“琅琊堂" "古睦州"的标记,体现了其是老堂号,历史悠久。背面有“庚申、葛永熙、葛和章、记”字样,庚申则标明了年份是1920年,处于民国早期,正面的双旗标志也体现了时代特色,那时正是五族共和的时期,所以这种双旗标志非常流行。

【庚申 葛永熙 葛和章 记】

    葛永熙和葛和章应该是当时老板的名字,要不就是亲人,比如父子、兄弟、叔侄等等,要不就是族人亲戚之类。经过大量查找,也查不到这两个名字,而“永和泰”却是鼎鼎大名。据历史资料,永合泰祖传牛肉面始创于1662年,创始人是马和瑞,膝下三子经营店面,为使其三兄弟能够精诚团结,马和瑞各取儿子名字中的一字来为老铺命名,为"永合泰",自此,永和泰牛肉面的名号一直沿用至今。当然,这个“永和泰”是不是那个“永和泰",或者他们是出于同一祖宗,我们不得而知,不过他们都是做面条的,都是百年以上的老店,都注重品牌的形象,这个最为难能可贵,能让老百姓吃上一碗放心面,这应该就是他们的最大心愿。

本文版权归作者彭胡湾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红色收藏馆文章已开通全网维权功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民国双旗贡面印版 红色收藏馆之复兴中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zzm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