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有一种想每天写点什么的想法,写写自己的心情,或者写写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或者写写自己朋友或者亲人,反正等孩子睡了,要么看看书,看看电影打发时间,晚上闲着也是闲着。
今天就聊聊前几日给祖辈上坟的事情,这勾起了我对往日的一些回忆。其实我跟父母去上坟也是最近两年的事,以前都是父母自己去,不带我们去。
去上坟的路上,老爸说,现在他们也年龄大了,身体也大不如前了,等走不动了,上坟的事就让我和弟弟代替了,现在先带我们认认路。每次,老爸都交代我这几句。
当天天气阴沉沉的,下着小雨,大约驱车半个小时的路程,就赶到了所谓的坟地,其实就是一片庄稼地,老远就能看到,绿油油的庄稼地里到处散落着一个个小土堆,这就是坟头。这也真是奇葩了,田地快成了墓地了。老爸说,这是农村,田地都是农民自己家的,先辈去世后都是埋在自己的地里。
我的爷爷和姥爷也不例外,都埋在这片田地里,他们的坟墓也相距不远。我和爸妈,踩着泥泞的小道,走到一处土堆前,土堆前立着一块墓碑,上面的字迹已经斑驳不堪,隐约能看到“萧二公”的字样。我把纸钱放在坟墓前,爸妈点燃了黄色的纸钱,一边烧纸,一边嘴里念叨着,“老爹看你来了,你来拿钱了。。。。。。。。。”
我呆呆的站在旁边,望着眼前熊熊烈火,也没说一句话,我爷爷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我对爷爷的印象在脑海里几乎没啥感觉,所以每次烧纸都像在履行一道程序,没有太多的情绪变化。
等着最后一丝火焰熄灭,我们又来到了不远处姥爷的坟头。我和老爸正准备把纸钱放在坟墓前,老妈突然瘫做在地上,边哭边喊,“我的爸爸来,我的爸爸来。。。。。。”,老妈哭的特别伤心,一直到纸钱化为灰烬,老妈还在哭喊着姥爷。
姥爷去世还没有超过两年,我估计老妈还没有适应失去父亲的痛苦,毕竟是自己的最亲的长辈,就连我也没适应过来,姥爷的音容笑貌还清晰的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记得许多姥爷的事情,尤其是小时候,姥爷带我玩的情景,我还记得。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我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姥爷突然出现在学校门口,他穿着一身妮子大衣,带着皮帽子,鼻梁上还架着一副墨镜,就象一个高级干部,同学们都说你姥爷是不是大干部?我也觉得姥爷挺威风的,姥爷接我放学后,给我买了好多好吃的。
等我长大后,才知道,我姥爷其实就是个村里的干部, 不过他平时特别注重自己的仪表,穿衣打扮一丝不苟,鞋子也是一尘不染。姥爷特别喜欢散步,他有时也带着我一起去散步,每次他都走得好远,他一点都不累。 十年前,我姥爷突然半身不遂,这下姥爷不能遛弯了。姥姥只好每天推着轮椅从村西头逛到村东头,有时候,姥爷自己拄着拐杖一瘸一拐的自己挪着走,就这样他也能走好几百米,他不甘心被剥夺散步的权利,就连我也佩服姥爷不像命运屈服的勇气。
转眼我都三十好几了,我平时也很少很老家,每次回去,都能看到,姥爷坐在门前的大石头上,两手撑着拐杖,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姥爷看到我,嘴角扬起了笑容,由于半身不遂,就连说话也不利索了,嘴里支支吾吾,一双大手紧紧的握着我的手,好长一会儿。我心里突然透出一丝悲凉,原来那个生龙活虎的姥爷那去了,时间真是太残酷了,慢慢地把人变得苍老,枯萎,象油灯一样,最后化为灰烬。
临走时,我回头望了一下远处的田地,土堆星罗棋布,远处的天空灰蒙蒙的,烘托出一股厚重的苍凉感,祖辈们生于此,长于此,葬于此,这片土地承载着他们的希望,同时也是他们人生路途的归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