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踏上火车那一刻都还没有意识到
从此故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
不能回家的我们一起来聊聊吧
“你在哪读书啊?”
“山东威海。”
“这么远啊?”
“嗯…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打住,打住。
我们来外省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
1
现实就是这么无奈。高考前,信心满满看好了各种高大上的学校,出成绩后,不高不低处在中间那个尴尬位置的分数,如果留在本省就不得不降低标准,去外省却可以上一个不错的学校。离家千里,希望自己不会辜负家人的期望。
@SGH
2
到离家九百多公里的外省读书,因为我想见识更大更精彩的世界,出来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想过毕业之后会不会回家乡的问题,当初就是想着要走就走的远一点,远离家里,远离唠唠叨叨的爸爸妈妈,满脑子都被“更大更精彩的世界”充斥着。现在看来,是自己错了。
@小仙女
3
我在与家相隔大半个中国的地方,每次过节看着本地人提着行李箱,听着行李箱划过地上的声音,都在想,我跑这么远,到底是为什么。并不想远离爸妈,只是当时和自己那个不争气成绩赌气罢了。
@小小宋
4
四年的时间,在一个陌生的地方生活,而且没有直达的交通工具,不论是火车还是飞机都要中途转。战战兢兢地选择了几个外省的选择了几个本省的,顺序稍微调一调,志愿一下来,恰好被恰在中间的外省学校给录取。这大概就是有得有失吧。想要得到什么,就得失去些什么。远离了唠叨远离了老友,同时远离了过去的自己,这便意味着要在新的地方有新的生活交新的朋友。一个新的考验,最起码不要给家乡人丢脸!
@榴
5
其实,当初报了外省学校,就是想离开这个呆得腻烦的地方,不想一辈子窝在这里,想离开父母,想到外地去瞧瞧更加宽广、更加璀璨的地方,不想受任何人的限制,一个人做着自己想做的事,享受自由的美好。选择了一个城市,便注定了这四年我与别人完全不同的经历,哪怕再苦再难都要咬牙坚持下去,因为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ley
6
但是在外地念书也让我学到了太多课本学不到的东西,学会了不把烦恼挂在嘴上,对家里人报喜不报忧;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生病的时候自己买药;学会了正确处理各种问题,自己消化自己调整;学会了人与人之间相处所必需的隐忍,而不是冲动而直白的对质;学会了独立解决自己的问题,尽量的不去依赖别人。
@你
对你来说,来外省读书,是一种什么体验?
1
没有烤冷面的旅途都是流浪,没有锅包肉的地方都是他乡。
@名字要长
2
从威海到云南昆明,无直达火车,来学校的第一个学期,一直在哭。各种想家,不喜欢吃米饭,昆明的面条不好吃,又没有馍,当初为什么要填这么远的地方。同学羡慕我在大海边,我羡慕他们离家那么近。
@花漾
3
所谓故乡,不过是我们祖先落脚的最后一站。祖国大好河山,哪里都是故乡。
@腾
4
每个人都是一位梦想家,后来梦碎了,就只剩想家了。五一准备宅在宿舍做作业,呆在图书馆复习,按时去上双学位的课,准备考双学位的试。
@心塞的蓝色鸡蛋汤
5
来到外省读书,感受最深刻的就是——当放小长假时舍友都哗啦啦地回家,只有我一个人在宿舍里,不免泛起一些心酸与孤单;想家的时候或者受委屈的时候,自己只能拿起手机打个电话回家,还要装着开开心心地跟妈妈说一声,妈妈,我挺好的,不要担心。
@梁上赚师猫
6
从重庆到威海,火车要花上26个小时,但也很好啊,我可以经过很多城市。
@噗噗
7
家在最南方,而我却在北方,我的生活不是“从此故乡没有春秋,只有冬夏”,而是“故乡只有夏”。
@。。
8
小学到高中,一直都是在一个圈子里,每天说的话,做的事,走过的路,早就已经植入我的生命,被家人疼爱着,被朋友理解着,我过得很幸福,也很开心。但是,我开始渴望另一个我,我想跳出这个循环,想看到无边无际的大海,又想看到蒙古的草原,还想结识五湖四海的朋友~很荣幸的是现在我看到了另一个自己。
@校
对小编来说,学校的中辣才不过比得上家乡的微辣,学校里虽说有面条还有米线,但这些都无法替代米粉。学习工作生活也总有碰壁的时候,曾经的朋友不知道你现在的生活,现在的朋友不懂你曾经的故事。
不过呢,因为早餐没有米粉而爱上了这边的包子豆浆,就算有些不熟悉,偶尔还会想念家乡的臭豆腐麻辣小龙虾,怀念爸爸做的红烧肉辣椒炒肉,但慢慢习惯了这边其实一切都很好。
来到威海,说走就走的旅行倒是多了起来,和老友约定,五一去大连玩,带上各自的室友,算是一个小型见面会,去年十一将威海玩了个遍,寒假那几天去了烟台济南,来上学的前几天去了青岛和潍坊,清明节那几天去了泰山。这么想想,我倒觉得特别的期待接下来的三年。
小编在后台等着你,今晚能和我一起聊聊嘛...
文本/甄雪晴
图片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杨文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