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也存私房钱,并且把大量的私房钱都余去修了寺院。这是我在《乾隆皇帝的荷包》这本书里学到的知识。
你可能会问,作为一个皇帝,整个国家都是自己的了,还缺那几个私房钱吗?他为什么要存私房钱?他的私房钱又存哪里来?
我们知道,对于皇帝来说,尽管国家属于自己,但国库里的钱是属于国家的,如果为了自己私下的开销去动用国库资金,那是不允许的,这就好比一个会计,自己管着那么多的钱,但万万是不能挪用公款的,道理是一样的。
乾隆想花钱,又不能动用国库,那只好自己想办法存钱。
你也许会问,又没有人给他发工资,他的私房钱从哪里来呢?
书中讲到,乾隆的私房钱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部分来自圈地。当然,皇帝是不会亲自去干这些事情的,这些事情都由内务府大臣们去做。被皇帝圈下来的土地一年的收入就属于皇帝自己的了。
第二部分来自百姓投充。投充的意思就是奴隶们拿着自己的土地来投靠旗人,以得到旗人的护佑,以保自己的土地不被完全圈走。
清朝也有政策,就是允许汉人们带着自己的土地主动来投靠旗人。乾隆皇帝的一部分收入就来自那些汉人们的投充。
第三部分来自当铺收入。乾坤年间,内务府开设了大量的当铺,来补充自己的收入。
第四部分的收入,也是乾隆最主要的收入,主要是两块,一块来自国家财政收入,另一块来自大商人。
这一块很有意思,内务府有一种职务叫包衣,也就足奴隶,皇帝经常派那些自己比较性任的包衣去外地做官,比如江宁织造这样的大官。那些官员们把上缴的税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交给国家财政,一部分就拿来孝敬皇帝了。
知道了皇帝私房钱的来源,我们再来看看皇帝是如何花自己的私房钱的呢?
皇帝并没有将自己的私房钱全部拿去吃喝玩乐,而是用它修建了许多藏传佛教寺院。比如修建在北京的永安寺、万佛寺,都是乾隆用自己的私房钱修建的。
另外,乾隆还在山西、热河等地也修建了寺院。今天我们在承德避暑山庄看到的具有西藏建筑风格的很多藏传佛寺,比如普宁寺、普乐寺等等,都是乾隆皇帝自己出钱修建的。
乾隆为什么要修那么多的寺院呢?是因为乾隆本身是忠实的佛教徒以外,主要原因就是修建寺院维护国家的稳定。
藏传佛教在清朝已经成为藏人和蒙古人的共同信仰,乾隆修建藏传佛寺,就是为了利用宗教来维护中央王朝与西藏、蒙古的关系。
这本书的作者赖惠敏,是台湾地区历史学家,台湾大学历史学硕士、博士。如果你对乾隆皇帝的私房钱有更多的兴趣,也请读一读这本《乾隆皇帝的荷包》,相信会带给你更多的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