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随笔专题投稿有趣散文
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习笔记4

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习笔记4

作者: 随止心语所自欲律 | 来源:发表于2019-08-04 08:08 被阅读9次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什么是“巧言”?“巧言”就是会吹牛,讲仁讲义比任何人讲的头头是道,却不脚踏实地。“令色”是态度上好像很仁义,但是是假的,这些与学问都不相干,“鲜矣仁”——很少真能做到仁这个学问的境界,因为那是假的。

  人的一个修养应该是容忍,若能做到戴高帽子时感觉不舒服,人家骂我也和平常一样,是很不容易的。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大学》是曾子做的,《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做的。孟子是子思的学生,孟子的思想和孔子的思想有出入,孔子温文儒雅,修养极高。孟子有时候好像卷起袖子,伸出拳头,有点侠气,也有一谈就使气的味道,这和他们所处的时代有关。

  曾子说,我这个人做学问很简单,每天只用三件事情考察自己。替人家做事是不是忠实?这里的忠是指对事对人无不尽心的态度,对任何一件事要尽心的做,这叫做忠。为人谋而不忠乎,是我答应的事情,如果忘了,就是不忠,对人也不好,误了人家的事。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就是与朋友交是不是言而有信,讲话算数,讲了的都能兑现,都能做到。第三点是老师教我如何去做人做事,我真正的去实践了没有?

  这三点很少有人做到,这就是学问。这个学问讲到这里,好像都是个人的修养,但是学问如果只讲个人修养是不行的,扩而充之就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

  子曰:道千乘之国,尽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这个道就是领导的导,换句话说,就是孔子教我们领导之德,领导的修养,以领导千乘之国。这里的国不是国家,而是一个政治单位。敬事就是要对答应的事认真的做尽心尽力的做。而信就是要使下面的人绝对信服,争取下面人的信,如何得到信,就要尽其事,说了的话一定要兑现。

  “节用而爱人”,节用指经济政策的措施,对经济要能够节省,是经济原则。节用是为什么呢?不是为我,而是为“爱人”。

  “使民以时”是用人要在时间上恰到好处。这样部属都听你指挥,乃至全国老百姓自然跟你走。这是道德的修养,也就是学问。

相关文章

  • 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习笔记4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什么是“巧言”?“巧言”就是会吹牛,讲仁讲义比任何人讲的头头是道,却不脚踏实地。“令色”是...

  • 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习笔记34

    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习笔记34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知者乐,水。”知...

  • 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习笔记37

    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习笔记37 《论语·述而》第七,等于是《学而》这一篇的注解,并且连带发挥前面六篇的内涵,引伸了...

  • 学习南怀瑾《论语别裁》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可以让老百姓按照我们指引的道路走,没必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 五四运动的时候,他们打倒孔家...

  • 学习南怀瑾《论语别裁》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孔子很少谈到利益,却赞成天命和仁德 孔子平常很少讲“利”。所谓“利”,现代的观念每每就只对...

  • 学习南怀瑾《论语别裁》

    求学的目的为什么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这是当时孔子的感叹。一般人跟他求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本身学问,...

  • 学习南怀瑾《论语别裁》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这是曾子提出他同学颜回的美德...

  • 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习笔记44

    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习笔记44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如果以现在的观念来说,就是孔子告诉学生...

  • 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习笔记39

    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习笔记39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根据原文“志于道”,可以解释为形而上道,就...

  • 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习笔记43

    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习笔记43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说,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习笔记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asr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