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打击乐器是幼儿最易掌握的乐器之一,它是幼儿表达音乐的一种最自然最直接的工具。为了让孩子们充分感受不同的艺术形式,体验和探索音乐的魅力,我们在户外创设了一块场地,然后把铁盒、锅、碗、瓢、盆等不同的器具绑在栏杆上,用小铲子击打铁盒发出不同的声音,然后感受这种声音的不同。
刚开始孩子们觉得新奇,这些日常中随处可见的器具竟然可以发出各种各样的美妙的声音,便到处摸一摸、拍一拍、敲一敲,但是大家拍的声音非常杂乱,因为只是随意敲打,有的器具还发出来刺耳的回音,不少孩子都捂住耳朵直呼难听。然后我们和孩子一起讨论为什么会难听,我们通过视频的方式欣赏了一些好听得打击乐,比如彩虹合唱团的杯子舞和阿卡贝拉,其实这和我们之前练习的打击乐是一样的,然后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一些简单的打击节奏还有一些容易模仿的段子,比如42拍等等。我们通过空余时间多加练习,然后我们再到实际敲打。
熟悉了用手打节奏,下一步我们才真正的走入“打击区”,我们先分别认识了每一件“乐器”是什么,原本是做什么用的,能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比如锅可以用来煮饭,平底锅是用来炒菜的,瓶子可以喝水,碗可以盛菜等等。我试着让小朋友们代替双手,用这些器具的敲击来复习学过的节奏。这时我们遇到了第二个问题,就是不同器具比如盒子或者锅碗瓢盆的击打声音是不一样的,有的声音是闷闷的,有的声音是清脆的。我们一起听了所有的声音,知道了他们每个的声音是怎样的。为了让小朋友们记住这些声音有什么区别,我们一起讨论清脆的声音像什么,可以什么时候敲打,闷闷的声音又像什么,可以什么时候敲打。诺诺说纸盒敲起来是“擦擦”的声音,还有的说铝盆敲起来是“铛铛”的声音,我们敲一下纸盒敲一下铝盆,让小朋友们说说声音有何区别。“纸盒子发出来的声音不如铝盆发出来的声音大”“纸盒子声音闷闷的,铝盆的声音更清脆”“所以敲纸盒的时候可以用力一点!敲盆的时候要小心一点,不要太大声,不然就会刺耳!”后来我们也敲击对比了其他的器具,分别描述了声响,孩子们都很积极主动,聊的热火朝天。
对不同器具的声音熟悉之后,我们进行了分组,让孩子们一起合作进行尝试,看看一起敲打的效果怎么样,果然比之前刺耳的声音好太多了,小朋友都直呼是“我们是小小演奏家”!原来是因为之前大家敲击的没有共同规律和节奏,不同器具发出来的声音又不一样,所以导致不好听,现在大家经过节奏练习,变得整齐有序多了,对不同器具敲击的声音和力度也有了更多了解,自然而然就好听起来啦。
经过这次活动,我意识到,在班级区域活动中应该为每个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材料,并让幼儿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需要和意愿决定玩什么、怎么玩、用什么玩,这样孩子们就能积极地与同伴和材料互动,所以我们幼儿园一直致力于设置丰富多彩的不同类型活动区。而且,为了让这些材料发挥价值,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我们作为教师应提供能够充分吸引和拓展幼儿兴趣的材料,让材料与幼儿积极“对话”,比如这次的锅碗瓢盆,就和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