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羊之皮,素丝五紽。
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羔羊之革,素丝五緎。
委蛇委蛇,自公退食。
羔羊之缝,素丝五总。
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注释】
⑴召(shào)南:《诗经》“十五国风”之一。召,地名,在今陕西省岐山县西
⑵羔羊:小羊。
⑶素丝:白色的丝线。五紽(tuó):指缝制细密。五,通“午”,岐出、交错的意思。紽,丝结、丝钮,《毛传》释为数,即细密。一说古时计算丝缕的单位,五丝为紽。
⑷退食(sì):在公家吃完饭回家。食,公家供卿大夫之常膳。自,从。公,公门,公朝。
⑸委蛇(wēi yíí):《韩诗》作“逶迤”,原指道路弯曲绵延的样子。这里形容走路大摇大摆、悠闲自得的样子。
⑹革:裘里。兽皮揉制去毛为革。
⑺緎(yù):缝。一说丝数,四紽为一緎,五緎位一百丝。
⑻缝:皮裘。一说缝合之处。
⑼总(zōng):古以八十根丝为“总”。此亦为缝合之意。
【译文】
羔羊皮袄蓬松松,白色丝带作钮扣。退出公府吃饭去,摇摇摆摆好自得。
羔羊皮袄毛绒绒,白色丝带作钮扣。洋洋自得出公府,回到家里吃饭去。
羔羊皮袄热烘烘,白色丝带作钮扣。洋洋自得出公府,回到家里吃饭去。
【赏析】
《召南·羔羊》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古代学者一般认为此诗是赞美在位者的纯正之德,近现代学者多以为是讽刺身着裘衣、享用公家膳食的官吏退朝时洋洋自得的状态。全诗三章,每章四句,重章叠句,回环咏叹,采用白描手法,语言优美自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