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苏东坡传读后感

苏东坡传读后感

作者: 野孩子li | 来源:发表于2020-05-10 18:03 被阅读0次

苏东坡,他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急进的改革措施,也不一样意司马光尽废新法,而是主张稳健行事,凡事皆从是否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际效果出发,不去阿附迎合,不为新法或旧制所囿,因而在新旧两党间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

苏东坡一向卷在政治漩涡之中,但是他却风光霁月,高高超越于蝇营狗苟的政治勾当之上。他不伎不求,随时随地吟诗作赋,批评臧否,纯然表达心之所感,至于会招致何等后果,与自己有何利害,则一概置之度外了。

苏东坡以儒家思想为本,又能博采佛道之长,奉儒而不迂执,好道而不厌世,参禅而不虚佞。处顺境时不骄惰逸乐,在逆境中能随遇而安,用乐观、洒脱的态度坚持对人生、对完美事物的追求。因此他得以实现从现实人生到艺术人生的转化,使他的坎坷境遇化作充满艺术审美情趣的人生,并体此刻他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创作中。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宋神宗的一位侍臣告诉人说,每逢皇帝陛下举箸不食时,必然是在看苏东坡的文章。即便在苏东坡贬谪在外时,只要有他的一首新作的诗到达宫中,神宗皇帝必当诸大臣的感叹赞美之。但是皇上对苏东坡的感叹赞美就正使某些大臣害怕,必使神宗在世一日,使苏东坡一向流放在外,不能回朝。

苏东坡虽然饱经忧患拂逆,他的人性更趋温和厚道,并没变成尖酸刻薄。这正是我们太多的读者喜爱他的缘故。(lz13)近千年来人们不会从内心爱慕一个品格低劣无耻的作家,他的文字再富有才华,也终归无用。

文学上万古不朽的美名,还是在于文学所给与读者的快乐上。苏东坡的作品能使历代人人爱读,而不为短暂的文学风尚掩没,甚至历久弥新,是具有一种我们称之为发乎肺腑的真纯。

此刻我最为欣赏的是他那真纯且有无尽趣味的《定风波途中遇雨》: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你怎能不意会--风雨过后不必须有完美的天空是一种境界;不经历风雨,怎样见彩虹是一种境界。但是现实中很少有人像东坡那样在雨中依然微笑,依然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其实,这才是生命最高的境界,这是用充满洞察力目光蔑视困境时才能拥有的真纯和趣味!

苏东坡异常坎坷的一生,也是豁达乐观的一生。他那种身处逆境却始终持续成固欣然,败亦可喜的超然达观,像他的诗词文章一样千载有余情!经万古流不尽!

相关文章

  • 东坡心:随遇而安

    东坡心:随遇而安 ---------《苏东坡传》读后感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水光潋...

  • 我心安处即为家

    我心安处即为家 ――《苏东坡传》读后感 对于至今光耀千秋的苏东坡而言,也许我这个千年后的读者真的该...

  • 暑假

    西游记,水浒传,诗经,楚词,追风筝的人,泰戈尔诗选,苏东坡传。 1.写三篇读后感,不少500字 2.数学衔接 3....

  • 2019-03-14

    《苏东坡传》读后感 苏东坡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在唐宋八大家之中,苏洵父子三人占了三个,这是何等...

  • 苏东坡传读后感

    浩然之气 快意人生 这半年时间在晚上睡前断断续续读完了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读完之后还是不过瘾,在这段...

  • 《苏东坡传》读后感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千古名句便是一位名留青史的诗人---苏轼所写。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又...

  • 《苏东坡传》读后感

    从小就开始学苏东坡的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忧愁,大江东去浪涛尽的气势无不流露出诗人的豪迈奔放。可我对苏东坡的...

  • 《苏东坡传》读后感

    其实,平心而论,在老师让我们阅读人物传记时。我的内心是拒绝的,印象中人物传记大多枯燥无味,更别提是据我们千年的苏轼...

  • 《苏东坡传》读后感

    不知道为什么,我其实不怎么会看传记,因为我觉得了解完一个人的一生之后,会突然感到惆怅和不舍。就仿佛自己参与了他的一...

  • 《苏东坡传》读后感

    断断续续读完了《苏东坡传》,为苏轼所倾倒,也敬佩作者林语堂先生的才思。这本书初读有点晦涩,但并不难懂,大概是作者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苏东坡传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bajn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