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院电影电影漫谈
我喜欢《二十二》:这样平平静静的讲诉一个故事

我喜欢《二十二》:这样平平静静的讲诉一个故事

作者: 猪头AY | 来源:发表于2017-08-17 21:10 被阅读57次

01

朋友说:坐地铁的时候看到一个捡垃圾的婆婆,从垃圾桶里捡起一个剩了一点奶油的杯子,应该是奶盖茶遗留下来的。

婆婆吃了两口里面的奶油,不知道是因为没有吃过,还是因为太饿了。

很心酸。

她肯定也是某个人的奶奶吧。

朋友从小是被奶奶带大的。

跟老人生活比较多的人,都有个共同点:关于老人,我们的泪点总是特别低。

看见天桥上以拉二胡乞讨为生的老爷爷,尽管他拉得很难听,但当我看到他瘦弱微驮的身板,下垂发皱的嘴巴,仍忍不住揪心。

8月14日——世界“慰安妇”纪念日上映的电影《二十二》,记录了目前幸存22 位国内慰安妇老人的生活。

原以为当捕捉老人的画面,我会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还好,导演的镜头大多数都只是无声的慢慢的注视,坐在角落里的我,认认真真观看,只是情不自禁的流泪。

这是一部平静的片子。

02

2012年8月14日,对于在解决慰安妇问题的亚洲连带会议上,韩国的金学淳老人(已故)首次出面作证,亲自讲述自己在二战中受害的经历。

为了纪念她,韩国相关议会,把8月14日定为世界“慰安妇”纪念日。(“慰安妇” 是日本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强征的随军性奴隶)

2012年,青年导演郭柯拍摄并执导了有关日本“慰安妇”事件的纪录片《三十二》。

2014年,他再次拍摄了电影《二十二》。

2017年《二十二》终于正式全国公映,此时这个数字变成了8。

据不完全统计,超过二十万中国大陆女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日军侵华战争中被充当日军性奴隶。

二十万,三十二,到二十二,再到八。

每一个数字都惊心动魄,每个逝去的人都背负着尘封已久的苦痛。

导演郭柯说:

“如果我们再不看她们一眼,她们就像被一场雪覆盖的山野,默默隐去。”

03

纪录片《三十二》里,郭柯将镜头对准了一个名叫韦绍兰的“慰安妇”幸存者。

此时老人已经是92岁的高龄,虽满脸皱纹、身形佝偻,但说话却也很清晰。

有时候她会自己唱起自己在少女时学的一首歌谣:

日头出来点点红,照进妹房米海空。

米海越空越好耍,只愁命短不愁穷。

1943年,日军进占广西。

她23岁,背着女儿在山上喂猪,不料路上遇到日本兵。

日本人砍断了她的肩带,孩子掉落在了地上,她不敢跑,被日本人捉了去。

日本人把她关了起来,房间里还有好几个被抓来的妇人,每日承受着不堪的折磨与羞辱,而自己的孩子就睡在自己的身边。

她总是再找机会逃跑,三个月后,终于瞄准了时机,趁鬼子睡着就背起女儿朝小路狂奔而去。

一路问一路讨,整整走了两天两夜,才总算找到了家。

进门,丈夫第一句话就是:“你还知道回来呀?”

她一下子哭了出来。

是鬼子把她抓走了,她有什么办法?

背上的女儿回家不到一个月就夭折了。

更造化弄人的是,她还发现自己怀孕了。

她知道这是那日本人的孩子。

她想毒死孩子,自己也不想活了。

直到在婆婆和在众人的劝阻下,韦绍兰终于愿意生下孩子。

受着很多人的指指点点,含辛茹苦的将孩子抚养长大。

影片里,老人对着镜头又轻轻哼唱:

天上下雨路又滑,自己跌倒自己爬

自己忧愁自己解,自流眼泪自抹干。

04

在看影片《三十二》的时候,很是压抑和难受。

导演郭柯也在一次采访时说,对于曾经在《三十二》里的一些摆拍片段,他感到非常的羞愧。

因为当时的他,曾经为了影片效果,让一位老人在镜头前走来走去。

我不知道当有人再一次生硬地割开老人们陈年的伤疤,将他们隐藏半辈子的苦痛再次揭开,而血淋淋地展示在大家面前的记录者:

他们真的有想过那些受伤的老人吗?真的关心过她们吗?

这些老人,她们隐姓埋名,远离家乡。

她们惧怕镜头和曝光,也惧怕好心人的那些善良。

因为她们唯一的希望,就是平静地生活,就是没有人发现她曾是历史里的一笔。

无论那是多么重要的一笔,她们都不愿再提起。

“慰安妇”的标签,她们也许并不想公示。

所以这些被侮辱、被伤害的回忆,不该变成她们身上的唯一标签,使一个个本该安享晚年的生命,成了素材范本,而忽略了他们本人的感受。

但是幸好导演的克制与温柔。

最终这部片子里的大部分是无声地注视着老人的日常行动。

影片好几位老人在回忆往事,诉说的时候,几次停顿,最后抹着眼泪“我不说了,我不说了,我说了不舒服,不舒服”

镜头也是悄悄定格了老人一会,继而转换、离开。

然后回归生活。

因为感动也是需要克制的。

郭柯说“我只能选择平静,机器摆在门口,远远的深情的看她们一眼,我觉得这就已经足够了。”

只需把镜头盖打开,拍了这个群体日常的生活,然后在电影里,什么也没说。

我们缓慢做一个安静的聆听者,听听这些珍贵的老人想对世界说的话。

这样就够了。

05

《二十二》——不是一部催泪的电影。

平静,是表达的方式。

黑暗的往事,单纯的叙述。

而更多的是,当黑暗过去,那些老人们面对生活坚韧与勇气。

她们都平静地生活在无风无浪的村庄里。

挑水、包粽子,吃饭、喝汤、给猫喂食……一饭一汤,一点一滴,是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郭柯拍摄时,说过:

“当你真的接触到这些老人以后,你根本想不到她们是什么‘慰安妇’。

她们就跟普通老人一样,就像是我们的家人,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苦大仇深。”

片子里,92岁的韦绍兰老人,还在自己洗衣挑水,每三个月领90块钱的低保费,买5块钱的白菜一吃吃很久。

2012年,郭柯导演第一次见面给了她500块零用钱。

第二天,她硬是塞了4个新年红包给工作人员,打开一看,每人一百。

她摇摇头,笑呵呵地说:

钱怎么会够?又怎么不会够?

当她回想自己苦难的一生的时候,仍然忍不住会泪流满面。

她说:没有哪个比我更苦,我的眼泪都是往心里流的

过去受过如此的大的痛苦与折磨,很长时间都被人指指点点。

而她的儿子罗善学:

因为背着半个日本人的“罪名”,他受了一辈子欺负,孤寡一生。

她其实是最有资格带着憎恨过完一生的!

可是面对镜头她却说“谢谢”,谢谢每个关心她的人。

轻轻地说啊:

这世界真好,吃野东西都要留出这条命来看。

而对于历史,老人更是说出了更轻且更重的话:

片中里,有位已去世的老奶奶,一次见到老年日本军的照片。

指着那个人就笑了,说:

“这些日本人也老了,连胡子都没有了。”

原本以为她会痛恨,会悲愤,会咬牙切齿的仇恨,却也只是淡淡调侃了一句。

片子里,湖北的毛银梅老人原名朴车顺,她的姓便是后来跟着毛主席改过来的。

她说:“我爱毛主席,他爱我们,我们也爱他。”

片子里,老人说着朴实有力的话:“我希望不要再打仗了,因为打仗会死很多人。”

片子里,老人只有一点小小的心愿:”你们常来看看阿婆,阿婆就很开心了。”

她们内心的伤口很大,很深,但是还是愿意对别人好。

06

有人说:

当年她们都并不想被卷进残酷的历史洪流中,

如今她们成为那段历史仅有的见证者。

控诉,不是她们的态度。

而“慰安妇”也不是她们的名字。

影片的结束,屏幕上出现了很多很多人的名字,我知道,她们中的每一人都活生生存在过。

她们,就算再怎么艰难,但始终没有放弃的一生。

这群可爱的老人,她们有自己的名字。

而活着的中国人,不终日怨恨,但也一刻不忘!

相关文章

  • 我喜欢《二十二》:这样平平静静的讲诉一个故事

    01 朋友说:坐地铁的时候看到一个捡垃圾的婆婆,从垃圾桶里捡起一个剩了一点奶油的杯子,应该是奶盖茶遗留下来的。 婆...

  • 2020-03-19

    我不喜欢讲一些烂透了的大道理,只喜欢做一个真实的自己,诉自己的情,讲自己的故事,是非对错任人评说,那些不能感同身受...

  • 插画临摹的过程分析-1

    原图作品: 1.这个作品为什么吸引我 整体画面在讲诉一个故事,色彩很温馨,画面的元素比较简单,容易临摹 2.我喜欢...

  • 彷徨

    有彷徨的地方 有故事 开始一个故事 或者结束一个故事 古树的茶韵 如同一个几百年老者在讲诉 讲诉它们几百年中 一次...

  • 回归了

    暂存,接下里慢慢讲诉这段时间的故事

  • 花语。国际。

    说起我的故事前我想先给大家讲一个我听来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 从前一个国王很喜欢一种花,但是他又不喜欢人工饲养,于...

  • 后来的你

    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吧,一个真真实实平平淡淡的故事。 晓晓是我的朋友,从小玩到大的那种好朋友。十二岁那年,晓晓喜欢我们...

  • 我是真的喜欢安静

    我喜欢安静。我喜欢安安静静的做事。我喜欢安安静静的写文。我喜欢安安静静的听音乐。我喜欢安安静静的看故事。我喜欢安静...

  • 我不愿意讲故事

    要讲一个道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讲一个寓言故事,或者就是讲一个故事。 庄周就喜欢这样做。 但是庄周的故事很厉害,水里...

  • 自信点,Beautifulgirl

    接下来我给大家讲一个青春小故事。 曾经有那么一个女孩,她长相平平,也没有任何特别之处,然而她却喜欢上了一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喜欢《二十二》:这样平平静静的讲诉一个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bgn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