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5-04-26

2025-04-26

作者: 偷闲躲静 | 来源:发表于2025-04-25 19:55 被阅读0次

            世界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式,就是发脾气、讲道理和自我感动。

                                          ——  卢梭 

            教育是每一个家庭都绕不开的话题。教育的现状千奇百态也是众所周知的。作为当代的教育人也着实是一个沉重的头衔,似乎不能有半点儿马虎,经不起任何闪失,一不留神就会被各种绑架所禁锢。其实作为家长内心也明白,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除了老师,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孩子自身的努力也非常重要。只不过好多人都会有意忽略一些话题,然后着重去强调其他。

            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时,可以相互的积极沟通,争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助力。而非一味地看向对方,使命在肩谁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教育的无力感,是眼睁睁看着孩子被粗糙对待,却找不到破局的方向。学校不是象牙塔,家庭也不是一世的保温箱,如果都太过绝对,那么孩子只能独自在荆棘里摸索。没有良师的引导,家长象征性的托举,孩子的热情终究会被慢慢消磨。当孩子睁开的是迷茫的眼神,透出的是满心无奈与焦虑,整个社会都将是沉重的。

          人生大喜之一就是得遇良师,如果孩子遇不到一位好老师的时候,家长的心情是复杂而沉重的,孩子可能会在学习过程中迷失方向。除此之外,家长还会担心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孩子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受到老师的影响。所以,社会对教师这个职业的要求极高且日益上升。

            家长可能会对整个教育环境感到失望。他们原本期望学校能够为孩子配备优秀的教师团队,但现实情况可能与他们预设的有偏差。这种失望会让他们觉得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对孩子教育的期望在现实中遭遇挫折。然后,所有的无力感都凝聚成了指向教师的动力感。于是,矛盾迎面而来,问题接踵而至。

            家长会感到无奈,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在教育体系中相对弱势。他们不能轻易地更换老师,也不能完全干预学校的教学安排。即使他们对老师的教学方式有诸多不满,也可能会因为担心影响孩子在学校的关系等因素而不敢过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这种无奈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在孩子教育过程中处于一种被动的无法掌控的局面。家长会觉得自己需要承担更多的教育责任来弥补老师在教育上的不足。慢慢地,怨气替代了理解,要求高过了支持,这就是矛盾的开始……

            矛盾是一个相对论,但,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5-04-2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binb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