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志刚(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三月,在这个桃花初始绽放的时节,我站在一个新的起点,眺望远方。我知道此刻的我还不足够坚强,但是我堵上了所有的倔强。哪怕这个三月日夜颠倒、心绪纷飞,但是我还是选择了另一条跑道,开始了新的征程。
青春已成天边的一抹流云,氤氲流散。我不禁望一眼,理一理凌乱的发髻,轻轻地告诉自己,或为不负如来,或为不负卿,抑或只为拼得个心无遗憾。我用闲言碎语记录了这个春天的开端,包括每一步蹒跚、每一程凌乱、每一寸心酸。
这些文字一一如下:
1、《一半人生》,藏在那一代80后中的步履匆匆;
2、成熟是隐藏了当年的故作忧伤;
3、“弩哥”达里尔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4、每个人一生中都有一座哀牢山;
5、生命就是努力跨过一条条河流;
6、语言、文字、我和你;
7、难过的是看《新喜剧之王》时不再难过;
8、华为的战与不战;
9、QQ二十年,亦会说再见;
10、此去经年,也不过一地碎碎念;
11、那些种在心间的时光;
12、《孙子兵法》并不是教我们战;
13、《爆裂》,迎接当下挑战的9大原则;
14、《副总统》,半纪实影片中的反思;
15、你们带给我的春天;
16、“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17、天使亦天使,魔鬼亦魔鬼——时间的馈赠与劫掠;
18、《显微镜下的大明》,于微处见乾坤。
韩寒曾经是一代人的国民偶像,特别是于80后来说,有着不一样的记忆痕迹。在辗转电影市场几番之后,这次携带着《飞驰人生》再度归来,着实也引起了一定的关注度。
我第一次对这部影片感兴趣,一方面是因为韩寒执导,另一方面是因为这部片子的主题曲《一半人生》,是韩寒与阿信(五月天)的合作。在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时,就被歌词感动了,韩寒不经意间就道出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倔强与彷徨。
这个月因为工作的缘故,几乎没怎么看视频,但还是一直追着《行尸走肉》。下个月,第九季即将终局,这一季的下半季完全就是没有瑞克之后的战略重组。亚历山大没有了瑞克,山顶寨的玛姬也暂时出走追寻自我去了,“耶稣”跟塔拉也纷纷逝去。
无论顺与逆,“弩哥”却始终都在。从最初的尸变事件开始,到总督事件、救世军事件等等,这个沉默寡言的男人一直都在。在这部剧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性的泯灭与重建,希望的幻灭与苟且。唯有“弩哥”一直默默地行进着,用不多的言语表达着爱与恨、愤怒与悲喜,用一张弩、一双手、一辆摩托车践行着自己的承诺的与责任、忍辱与倔强。
还有一部纪实性质的影片《副总统》,刻画了美国副总统切尼传奇的一生。从这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青年人的自赎、一个中年人的奋起、一个老年人的智慧绽放。
周星驰的《新喜剧之王》,一如既往地关注着小人物的悲欢,尽管我们在其中可以看到我们自己的影子,但是却全然没有了“我养你啊”时的感动。
在这一个月里,断断续续地看完了“亲王”马伯庸的《显微镜下的大明》,一方面感动于这个时代还有一批人在默默地用这种文字记录着历史,一方面也惊异于能在这些微末事件中折射出一个王朝的背影,着实不易。
马亲王这部书,更大的意义在于他把这些所引用的资料,都一一讲述了出来。我们在感动于他的知微见著之余,还会对历史上如他一样,默默用文字记录着有可能永远不会被历史翻起的事迹,向这些人致以诚挚的敬仰。或许这只是沧海一粟,还有很多早已被历史掩埋,无处发声。但我们依然会对这些记录者致以最诚挚的谢意,正因为他们的记录,才让我们有机会在历史的故纸堆里捡拾起这些历史的剪影。
这是一个春天,然而似乎每个季节于我来说,都有一种莫名的隔阂感。或许是性格使然,使得每一朵花开、每一片叶落、每一次雪飘,总能涤荡起丝丝心绪。犹记得去年这个时节,就感触过春季的忧与伤,而今犹然。
特别是去年种下的几棵果树今年已经开花,谈不上葳蕤,却也繁茂。我望着后窗外这些还显幼小的苗木,感知着时间的光影投射到它们身上的痕迹。不记得鲁迅先生说那句“我家后院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时的情境,是否一如此时一般,几分欢喜,几分哀怨,几分欣悦,几分寥落。
时间是一场奇妙的体验,在世间走过一遭之后,就平白无故地多了几分踌躇与感伤。于起风时,于雪落处,于心头起,纷绪飘然,亦是别样情绪。
我知道,不是每一场念想都会淡然。有很多事,会不经意地流转,直至消弭、隐没、不见。索性一切都来得及,来得及想起,来得及写下,来得及忘却、来得及疏离。
明天是四月,仲春时节即将来临。春日匆逝,时光流散,我站在一朵花的枝头,嗅着芬芳,仰望四月的阳光。“秋风起于青萍之末”,我在三月问好,问候逝去的二月与陪伴,问候即将到来的四月与征程。
“你若盛开,清风徐来。心若浮沉,浅笑安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