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说一个人没有梦想,打死我也难相信。只能说,许多人的梦想只是一场短暂的梦,停留在头脑中,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有梦想很容易,行动起来去追逐和实现自己的梦想很困难。小时候马三立的相声《从今晚十点钟开始》,讽刺的就是这种人:梦想很多很大,想当科学家、文学家、军事家、艺术家……理想很丰满,可是只有口号,没有行动,三分钟的热度,赌咒发誓从十点开始,朝着梦想前进。然而,就是没有行动。梦想一接触到现实马上就蒸发掉了。
有人说,梦想是年轻人的事情,我已经错过了人生当中最好的时光,还谈什么梦想呢?其实,好饭不怕晚啊,有梦想,什么时候去实现都不晚。如果您不相信,我们看看这位老爷爷——赵慕鹤吧!

赵慕鹤的生平大事如下:
1912年,出生于山东金乡,后去台湾。
1955年,44岁,通过普考的赵慕鹤于高雄女子师范学院(今国立高雄师范大学)任教
1977年,66岁,退休,被校方返聘为营建监工。
1986年,75岁,当背包客,畅游英、德、法国。
1998年,87岁,考入台湾空中大学文化艺术系。
2002年,91岁,毕业于台湾立空中大学文化艺术系。
2004年,93岁,开始去医院做2年义工。
2007年,96岁,考入南华大学哲学研究所。
2009年,98岁,以论文《中国书法美学研究—以鸟虫体为中心》完成论文答辩,取得南华大学哲学硕士学位,名列吉尼斯世界纪录。同年与学生林美珠发起成立“高雄市鸟虫体书法协会”,
2011年,100岁,将其书法作品(以鸟虫体书写《三国演义》卷头词—杨慎〈临江仙〉)捐赠于大英图书馆典藏,并在伦敦度过百岁生日。
2012年,101岁,在香港办书法展,并且成为畅销书作者。
2013年,102岁,他所创办的“高雄市鸟虫体书法协会”举办第一届会员展。
2016年,105岁,他在台湾清华大学中文系旁听,准备报考博士学位。

今年老人已经106岁了,还在追逐自己的梦想。别人的梦想可能只是存在头脑中,挂在口头上,但是老人却是真真切切地将梦想落实到行动上,而且是说干就干,没有丝毫的犹豫。
回想起自己75岁时的第一次出国旅行,老人如是说:“如果出国玩一趟要准备很久,要懂语言,要有钱,那就三辈子都出不了国了。”他的旅行不选择跟团,而选择做一名背包客,自己去体验旅途的艰辛和快乐。临行前,老同事们纷纷劝他别折腾,怕有个三长两短的。他淡然一笑,丢下一句话:“没关系,大不了就死在外面。
他是怎样付诸行动的呢?为了省钱,他和20个年轻人住过青年旅社,蜷缩着睡在火车站的空座椅上,也曾挤在电话亭里凑合了一宿。不会外语,他先找中餐厅,请服务生帮忙写下他要去的下一个目的地,拿着这张纸就能买了火车票。他从来也不担心迷路,他的经验是:“跟着背包的人走,就能去好地方。”
他不倚老卖老,享受别人馈赠的同时,也在尽力回报。在伦敦,赵慕鹤借宿在以前学生的家中。白天学生夫妇上班,他一定要擦干净玻璃,扫好地,打扫完毕再出门游玩。傍晚回家给这对小夫妇做好饭。抽空还用废木条在院子里架起了好看的篱笆。
结果是:他成功了,他观看了埃菲尔铁塔,拜访了莎士比亚故居,还在莱茵河上痛快地唱了首歌。
1998年,赵慕鹤为鼓励孙子念书考大学,决定以身作则,跟孙子一起报名大学联考,结果孙子考上中华大学,赵慕鹤考上空中大学文化艺术系,2002年,91岁的赵慕鹤和孙子一起毕业,传为佳话。

2007年,96岁的他又和朋友的儿子相约一起考硕士。挑灯夜战三个月,终于考上南华大学哲学研究所。每周三天课,因为学校在嘉义,距离高雄的家比较远,赵慕鹤需要早上5点起床,骑自行车近20分钟到高雄火车站,两个小时的车程后,另外需要搭校车到学校。
三年的时间里,他从不无故缺课,上课也不打瞌睡。唯一一次迟到是因为骑车时和一辆摩托车相撞,但即使是这样,他还是一瘸一拐地来到学校,坚持上完课才走。98岁时,他完成硕士论文,顺利毕业。作为全球最老的硕士,创下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赵慕鹤幼年师从一位清朝贡生学习“鸟虫体”。这种字体始于春秋时期,每一个笔划都是一只鸟或一只虫,书写不易,已经逐渐失传。赵慕鹤依然用一只秃笔竭力保护着它。每天在灯下练习,一坚持就是90多年。2011年,他以鸟虫体书写的《三国演义》卷头词被大英图书馆收藏。他的左右铭是:“活到老,学到老。”他真正地做到了。
面对这样一位百岁老人的追梦历程和他创造的夕阳辉煌,我们有资格拿错过人生中的好时光说事儿?思考一下吧,朋友们,你有什么样的梦想?你有多少个梦想?有多少梦想已经被你弃置或遗忘?树立、整理、捡回我们的梦想,让我们像赵慕鹤一样忘记自己的年龄,行动起来,去实现这些美好的梦想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