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教师节,祝福所有的教师,节日快乐!
总算是把《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看完了。这本书的作者是[美]罗伯特·M.波西格。波西格骑着摩托车,带着儿子克里斯穿越大半个美国大陆,摩托车坏了自己维修,通过维修摩托车,感悟哲学命题,与苏格拉底、柏拉图隔空对话。
波西格的儿子后来被人杀害,波西格不知道有多痛苦。他是这样写儿子的离开的:
克里斯去哪儿了?那天早上他刚买了一张机票。银行里有他的账户,抽屉里塞满他的衣服,他有好几架的图书。他是个活生生的人,真真切切地存在过,这个地球上有他的位置,有他生活的轨迹。可是,现在他在哪儿?他从火葬场的烟囱上离开了吗?他在我们捧回的装有他骨殖的小盒子里吗?他正在我们头顶的某块云朵上拨弄黄金的竖琴吗?都是胡思乱想罢了。
有个问题必须要问:使我无法释怀的到底是什么?只是我头脑中的幻影吗?如果你曾在精神病院待过,那么这绝不是一个随随便便的问题。如果他并不仅仅是一个幻影,那他去哪儿了?真实存在的事物可以像这样消失得无影无踪吗?如果可以的话,那么物理学的各种守恒定律就靠不住了。可如果我们相信物理学,那么这个消失不见的克里斯一定不曾存在过。想啊,想啊,还是想不通。他以前也曾这样跑开躲着我,故意惹我不高兴,或迟或早,他总会出现。但是现在,他还会出现吗?到底谁能告诉我,他去哪儿了?
波西格骑着摩托车旅行,晚上在野外宿营,路遇风吹日晒雨淋,一条线写路途的遭遇和风景,一条线通过斐德洛这个人物,探讨良知、修辞、逻辑等哲学思想,亚里士多德、赫拉克利特、柏拉图等的观点、主张,多有涉猎。
本书篇幅较长,涉及哲学的部分,有点难懂,但旅行的部分,文笔优美,引人入目,值得回味,值得一读。
那么,禅与摩托车又有什么关联呢?书中有这样的描述:
我现在想要追寻斐德洛曾经追寻过的鬼魂——理性,基本形式枯燥、复杂、古典的鬼魂。
今天早上我谈过思想的层次结构——系统。现在我想谈谈如何在这些层次结构当中找到自己的路——那就是逻辑。
在这里要提到两种逻辑,归纳法和演绎法。归纳法是从观察摩托车开始,然后得到普遍性的结论。比如说,如果摩托车在路上碰到坑洞,发动机就熄火了;然后又碰到了一次,发动机又熄了;然后再碰到一次,发动机仍然熄了;之后,行驶在平坦的路上,就没有熄火的情形,然后又碰到一次,发动机又熄火了。那么这个人就可以合理地推断,发动机熄火是坑洞造成的,这就是所谓的归纳法,由个别的经验归纳出普遍的原则。
演绎法正好相反,它是从一般的原则推论出特定的结果。比如说,通过了解摩托车的层次结构知识,修理人员知道喇叭是受电池的控制,所以一旦电池用完了,喇叭自然也就不会响了,这就是演绎法。
要解决常识无法解决的难题,就要通过你的观察和手册当中所提供的结构,不断交替运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如此才能找到解决之道。对这个交织过程的正确运用,正式地说就是科学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