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是无私的,可是孩子们未必都能领情。
在对上海市30余所高中2,000位学生的调查显示:有63%的同学认为自己的心里话只能和同学说,而不能与家长沟通;
36.4%的学生最讨厌父母没完没了的唠叨,一些孩子因此对父母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以致夜不归宿,离家出走;
更有甚者,想自杀、自残或有杀人倾向。
新闻中弑母案件也时有发生。
母亲从孩子一出生就含辛茹苦。
每当我看到圣经中上帝对犯罪的夏娃所说的那句话:「我必多多加增你怀胎的苦楚;你生产儿女必多受苦楚。」(创世记三16)
就不禁联想到母亲怀胎的情景。
平时我们身上背一个小包,一会儿就累了,可是母亲怀着你我时,肚里装着成长中愈来愈重的胎儿,忍受着怀孕的种种不适,熬到十个月后,经过极痛苦撕裂的生产过程,才把你我生下。
生下来只是母爱的第一步,之后不知道要花多少心血来养育、喂哺,学走路、学说话,然后从上小学到大学,有操不完的心。
半辈子都在为你我服务,一辈子心里都想着你我。
所以古今中外人们最想赞美的就是母亲。
黎巴嫩著名的诗人并杰出画家纪伯伦说:「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
母亲节 康乃馨分割线
养育了19个子女的寡妇苏珊娜.卫斯理姊妹,被称为「卫斯理宗之母」。
她的教导及敬虔的生活带给子女们深远的影响,造就了教会历史上两个伟人--约翰.卫斯理和查尔斯.卫斯理。
一次查尔斯写信给母亲,尊称她为女士,她回信道:「儿子,我并不羡慕什么头衔,世上没有一个头衔比母亲更能代表爱与温馨。」
当然,母亲毕竟是人,再了不起的母亲也脱不了人血性的罪,身上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和缺陷。
我们不能因为母爱伟大,就要求母爱完美。
母爱是一个不完善的大人试着尽最大努力,教另一个没长大不完善的人怎样完美。
比如有调查显示,母爱中唠叨和强迫是多数孩子所反感的。
母爱中常会为孩子树立自私、贪心、嫉妒、仇恨等榜样,甚至从自私的愿望出发,教孩子撒谎使坏,偏袒包庇。
除了有罪,母爱也很有限,因为母亲也是被造的有限者。
你有病她不能帮你,你很多事情,她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很多时候她自己也照顾不了自己。
所以,我们不能计较母亲经济扶持上的匮乏,不能计较母亲在时代观念上的落伍,不能计较母亲苦口婆心的唠叨,母爱毕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母亲也会走向衰老,会走向死亡;她愿望很多,但她保护不了你太多。
所以,我们不应该以自己的标准去苛求母爱,哪怕是她老到痴呆、健忘、总做错事,也要尽心爱她。
正如圣经所直言的:「你母亲老了,也不可藐视她。」(箴言廿三22)
母亲节 康乃馨分割线
母爱能力的有限,更能衬托出她爱的伟大。
着名布道家慕迪(Dwight Lyman Moody, 1837-1899),他母亲的墓志铭就刻着这一句圣经经文:「她所做的,是尽她所能的」(马可福音十四8)。
用这句话来评价母爱是最恰当不过的!所以,我们不要光盯着妈妈的缺点来反叛她,要看她的一片心而孝敬她。
生命的缔造者上帝,在赋予母爱这种崇高本能的同时,十分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心,甚至将「孝」纳入十诫之中的第五诫:「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上帝所赐的地上得以长久。」(出埃及记二十12)
而且,这是一条带应许的诫命,这应许中蕴藏着上帝属天的福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