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读到这里,我越发看清,过去许多的不幸福感——那种事与不如意、总觉得机会匮乏的懊恼——其实根源于自己思维上的怠惰与目光的短浅。比如轻易地说“管他呢,这跟我有什么关系”,或自我安慰“差不多得了,知道那么多有什么用?”
这些看似自保的策略,其实关闭了与更广阔世界连接的通道。直到后来屡屡受挫,我才猛然意识到:困境的源头往往不在外界,而在于自己主动收敛了好奇心、放弃了深度思考。逃避探索世界的真相,就是一种思维上的懒惰;它如同身体长久静止,会让心灵的肌肉萎缩,使我们远远未能触及自身潜能的边界。
如果潜能一直都在,该如何真正唤醒它?答案并不复杂:让身体动起来,让思维也动起来。而更重要的是,知道如何“动”得有效——正如作者所指出的,这条路始于“客观地认识自己”,继而“理解人与人的不同”。
只有看清自己的思维模式与局限,学会借鉴他人不同的视角,我们才可能跳出固有的牢笼,走向清醒、开放与成长。
你准备好迎接挑战了吗
在我看来,人一生最重要的抉择只有一个:你愿意努力探寻真相吗?你是否深信,找出真相对你的幸福至关重要?你是否真诚地渴望弄明白自己或其他人有没有犯下阻碍你实现目标的错误?如果对上述问题你的回答都是“不”,那你肯定无法发挥自己的全部潜力。而如果你愿意迎接挑战,成为一个头脑极度开放的人,那么第一步就是客观看待自身。在“理解人与人大不相同”中,你将有机会这么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