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端阳

作者: 丹儿_fca2 | 来源:发表于2019-10-30 10:27 被阅读0次

           

小满过后,雨水渐多,白昼趋长。各种谷物开始饱满灌浆。酸杏儿黄,芭蕉绿了纱窗。这样的时节,常常让我盼着端阳。

过端阳

我家那地界儿,多山,多坡,少河。河水浅,河面也不够宽。逢雨季那条穿城而过的臭水沟用出吃奶的劲儿,也够不到流儿桥的桥面。因为这样,我们过端阳与水乡的习俗不尽相同。我们不划龙舟,所以见不到边城里描绘的摇旗呐喊的热闹场面。我们挂艾草和菖蒲。端阳挂艾草的习俗大概和很多地方相同。挂菖蒲倒还少见。如果端阳是一种味道,那一定是艾草和菖蒲的味道。菖蒲有些辛辣的异香和艾草的清苦混合后,是一剂驱虫避暑的良方。这两种植物在我家乡遍地都是,用老人们的话来说:“这些东西生的贱,长得野。”不苛刻生长条件,也不需专门地培育。菖蒲,我们叫石菖蒲。叶宽厚,扁,似兰花叶。坡底河沟的阴凉处的石头是他们理想的栖息地。幼时和奶奶生活在一起。逢端午,总被派出去扯石菖蒲。这不是一件易事。根扎的很紧,脚下石头上的青苔也帮倒忙。艾草就自顾自地长在稻田埂上。奶奶只要最新最嫩的那几枝。摘回来的艾草和菖蒲用棕榈叶做的绾子扎好,挂在堂屋的门两边。可以挂半个多月。

我们也不吃汪曾祺先生说的那种“冒油翻沙”的双黄咸鸭蛋。鸭子少,也不生双黄蛋。我们吃麻花,也吃油果儿。紫,黄土壤,长麦子,出油菜。端午前收获,趁着天儿好,尽快晒干。地坝里晒小麦,簸箕里晒油菜。翻晒这些作物是小孩儿的乐趣。手插进晒得瘟热的油菜堆里,绕着簸箕一圈又一圈。但凡跟土地有过亲密接触的那代人,几乎都会搓麻花,炸油果儿。我妈偶尔还会提起过去那些端午节。孩子们围着自己的大人。看白面粉子和油,加水,团成一个面团子。又经过反复搓,扭,成为麻花胚子。下油锅,再捞起,焦香四溢。后来的我只见过集市里小摊上,堆在漏筛里按把数卖的那种。(漏筛用来控掉多余的油,我总害怕他会把那些油又倒回锅里。)油果儿,也很少自己家做了。平日里也可以在早餐店里买到。过端阳节,我妈会特地去买一家只在端阳节前后开张的店里的油果儿。炸油果儿的老师傅,顶着油头,发灰白,胡子拉碴。形象甚是不佳。不过这不妨碍他麻利儿的动作。面粉加酵母调和成粘度够大的面糊糊。一双筷子使得出神入化。一手一根,反方向在面糊糊里绞起一团。油锅冒青烟即放入,面糊糊很快膨胀一两倍大。炸的好的油果儿,口味似油条,外皮酥脆,内里绵柔,有蜂窝孔。一直记得奶奶最爱吃油果儿。配绿豆稀饭,一顿可吃十多个。

我上高中。我妈学会了包粽子。梅干菜腊肠粽子是她独一份的手艺。箬叶的清香和腊肠的丰腴的搭配独具一番风味。

今早在食品店里看见包装甚是精美的粽子,想着端阳节又快了。

过端阳

相关文章

  • 过端阳

    满江龙舟祭端阳, 自古英雄出峡江。

  • 过端阳

    小满过后,雨水渐多,白昼趋长。各种谷物开始饱满灌浆。酸杏儿黄,芭蕉绿了纱窗。这样的时节,常常让我盼着端...

  • 过端阳

    今年的端午节,我和胡先生与莹莹小夫妻仨,晶晶小夫妻仨人一起过。胡先生买了小龙虾,黄鳝,还烧了晶喜欢的糖醋鱼块,鸡鹅...

  • 【随笔】过端阳,给孙子讲故事

    【随笔】 过端阳,给孙子讲故事 文//书博 咋一看标题,过端阳,就知道这个人有点岁数了。 为啥叫过端阳呢?那哈我的...

  • 五排·过端阳

    年年有佳节,复又到端阳。 角粽缘屈子,离骚因楚乡。 美人与香草,酒梦共诗肠。 何处寻闲趣,当时喜野觞。 人间好传统...

  • 今年夏至过端阳

    今天是6月21号,太阳到了黄经90度,夏至日——有些年份是6月22日交节。今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是一年当中...

  • 过端阳节

    儿歌/齐梅菊 爸爸买糯米, 妈妈煮糯米。 我来包粽子, 红枣里面放, 肉肉里面放。 爷爷先尝尝, 奶奶先尝尝, 粽...

  • 端午

    儿时过端午节,哦,不,我们小时候叫“端阳节”,从不知道为什么过端阳,唯一知道的是:白蛇娘子在端阳节喝了雄黄酒就现出...

  • 端午:为什么粽子是标配?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刚刚才过六一...

  • 雄黄角黍过端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过端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cqo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