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一直对“门当户对”感到有些可笑,总觉得那么多人,为了讲究门当户对,把自己的孩子逼得苦不堪言。看着有些迂腐。难道不能凭小两口的辛勤努力,打下自己的一片天吗?为什么要死要活的把孩子(多为女孩)送到一个不喜欢的人手中。难道就是为了为了孩子有个幸福的,不再受生活的苦吗?这样的代价是否值得?
慢慢的在生活中不断体会,发现“门当户对”确 实是应对现实生活中历练的最好组合。它可以让你不再为一些琐碎的事情而烦恼,尤其是基本的生活保障而忧愁。让你能专心从一个高一点的起点,早日到达罗马。当然生在罗马的就不说了;也可以让你能在组建的家庭中,成为有发言权的人。不会因为你的窘迫,而让你没有独立的能力。当然其中有很多的杯具,但是总体来说,应该是洗具多一些。因为要求门当户对的前提是为了大家共同进步,不是互相拆台。在共同为自己的爱巢奋斗时,就可以互相利用各自现有的资源,互相补充,就可以全面提升现有的生活水准。这样就可以皆大欢喜,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当然面对困难险境时,也因为大家都是有资源的人,况且是优势互补,也能很好的解决其中的问题。从而顺利度过老天对他们的考验。
想到这里,我突然想到,这其实也是很多人要求,女性不论在家庭中如何困苦或悠闲,始终记着不要把工作丢了,要始终保持有一份收入来源。当然这个不一定要很多,但是必须要有。家中有粮,心中不慌。你有了收入来源,经济生活不再受其他因素制约,那你的自由度就会大很多。那你的地位和话语权就不会因为对方而受损,你的门当会对也就能长久的保持下去。
“门当户对”的还有一个基础,那就是差不多处境的人,所思所想基本都差不多。也就是俗话说的“三观”都差不多。因为生活的环境,都差不多,这样的环境下造就的“三观”水平都差不多,基本在一条水平线上,这样生活起来,交流起来,也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当然,不是说,门不当,户不对就无法存在。只是因为不这样,会造成的风险很大。本来在生活中就需要不断应付各种各样的麻烦,在这种情况下,最需要的是团结一心,共渡难关。但是由于在选择的时候,因为任性,造成了思想错位,对生活中的困难看法不一,应对这些困难就会难上加难。
其实,是无绝对,只是在大概率的情况,要尽量实现“门当户对”,以尽可能做的减少风险。但是你有没有发现,现在门当户对好像不是那么重要了,大家也很少提出这样的话。有没有想过这是什么原因?这是由于经济的发展,人们之间的差距不在有那么大。加之人员的流动频繁,造成“三观”的影响因素众多,没有单一的因素主导三观的形成。这样大家就需要从一个更大的层面来寻找影响“三观”的要素。那么“门当户对”也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