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走出舒适区的目的,不是找罪受,而是找到一个你之前从来不知道的更舒适的区域。——马伯庸
读到这句话,一时有些感慨,因为以前有个坚持日更的伙伴,现在不写了......
“走出舒适区”这句话现在人人都当做励志名言,但世上哪有那么容易的事?当太拼命身体敲响了警钟,当挫败感扑面而来,该如何取舍?往往会折磨我们的神经。
但我始终认为,这不是取舍问题,而是度的把握问题。
走出舒适区,当然意味着要破开现在的舒适,接受一些不舒适。
但并不是单纯的为走出而给自己找罪受,相反,它是在扩大舒适的区域。
前提就是在自己舒适的范围内,舒适、舒适,就意味着是在自己愉快的范围内,抬抬手就能够着的去坚持。
就像长跑,开始跑10分钟,然后慢慢加码,怎么加?这就很考究,一定要在自己觉得舒适的维度内一点点的增加,切记过猛,要知道过犹不及,情肯欠一点,都不要过。
慢,总比放弃强!
无论在哪条路上,只要你不放弃,终会走到终点。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