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智商的我们,某个层面上也许是活的最虚伪和懦弱的。
因为我们永远在权衡,永远在计较,永远没有所谓的“全然”,也因此,永远有遗憾,永远有后悔,永远在内心深处有一个疑问“假如”
假如当时我勇敢的去争取了。。。
假如当时我会表达。。。
假如我当时懂得等待。。。
可惜这世界上最稀缺的一味药其实不是长生不老药,而是“后悔药”
你有这样的“假如”吗?还是或者,你的心里,已经连问自己“假如”的热情都没有了。因为在你的内在有一个更大的声音是“就这样了,还能怎样?”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都被生活的温水,煮成了“青蛙汤”的半成品,垂死挣扎的半抬着眼皮,看着周围那已经淡绿色的水心里在奇怪,水怎么变成绿色了?当然了,因为青蛙皮正在溶解中。。。
这是笑话,,,也许不好笑 囧
可是这真的也是我们大部分人包括我的生活状态啊。。。
从父母身边逃离,从不喜欢的工作环境逃离,从不喜欢的人身边逃离,从不喜欢的生活状态中逃离,从想要的可是隐藏着未知的危险的状态中逃离,从自己想要又觉得不可以的爱情中逃离。。。
我们都渴望安宁,于是那看起来复杂不确定,充满各种危险的可能性就成了我们拼命逃离的对象,即便,那里同时有着爱的渴望,有着成就的可能,有着生命的热情。。。
甚至即便,我们已经看见了自己的逃离,逃离也依然是我们面对的主要生活方式,怎么办呢?我们如此的渴望安全而害怕失去。
记得小时候看过一个电视剧,剧名不记得,战争片,有一个场景记忆特别深刻,那对父母判断自己家不安全,于是把老人和孩子送到了另一个城市,据说那里会比较安全不会被战火涉及,没想到,战火首先蔓延的,不是他们家所在的城市,而是他们以为安全的那个城市,于是老人和孩子,无一幸免。
那一幕惨景深深的震撼到了我,即便是几十年后的现在,也依然印象深刻。。。
安宁,真的在我们以为的地方吗?我们所寻求的方向,真的正确吗?
扑火的飞蛾,真的无知吗?
我没有正确答案,因为一千个剧情会有一万种发展的可能性,但有一个也许可以指引和帮助我们的答案是:不让人生留有遗憾
如果飞蛾喜欢火的热烈,为什么不可以扑过去呢?
如果我们真的喜欢一个工作,为什么不可以全然的去投入呢?
如果我们真的喜欢一个人,为什么不可以全然的去喜欢呢?
就像艾佛列德.德索萨说的
去爱吧,就像从来没有受过伤一样;
唱歌吧,就像没有人聆听一样;
跳舞吧,就像没有人注视一样;
工作吧,就像不需要金钱一样;
生活吧,就像今天就是世界末日一样
别让逃离,继续主宰我们的生命!
勇敢的,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