缄默是一种社交恐惧症,即使孩子真的想要参加活动,也会因为害怕被嘲笑、被拒绝或被羞辱,避免参加;
缄默孩子,虽然知道说话可以被人接受,交到朋友,得到实际好处,被认同,但还是拼命避免说话;
缄默孩子,为了自我保护,他可能会假装,甚至真的相信自己原本就不爱理人;
缄默孩子,最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很害怕;
缄默孩子,尽管在一些场景看起来很害羞,敏感或焦虑,但都容易被认为是顽抗、固执、喜欢操控、吸引注意,或是爱支配别人;
强迫缄默孩子说话,其实会增加他心理内在的冲突,他看起来会更加坚持不说话;
缄默孩子不但对于说话充满焦虑,对于说不出话的后果也充满焦虑;
缄默孩子被要求说话,他所感受的压力之大,一般人难以理解;
缄默孩子一旦压力解除,他会感到无比舒适,放弃尝试说话,也带来同样的舒适感。
网友评论
🍀 选择性缄默孩子,有效改善的关键,在于周围的人是否了解他的情况,并且适当处理;
🍀 评估的结果应包含下列3个重点,才能提供清楚的信息,以便制定一般或者特殊的辅导计划;
🍀 孩子是否符合单纯的选择性缄默症的诊断,或者仅是说话有困难,还是属于复杂的选择性缄默症;
🍀 1.孩子和哪些不同的人说话自在的程度各达到哪一个阶段;
🍀 2.是否应该直接或者间接的处理口语和语言缺失;
🍀 3.如果孩子仅是说话有困难,则适合一般辅导计划,或其中较后面的阶段;
🍀 如果孩子属于复杂的选择性缄默症,则虽然辅导计划仍然有帮助,但进步可能较慢;
🍀 复杂缄默,必须考虑孩子所有的困难之处,搭配其他的改善办法。
🌹 🌹 🌹
[em]e400123[/em] 辅导师可以透过各种方法,从家庭、学校和孩子身上收集完整的资料,从而描绘出孩子的整体情况;
[em]e400123[/em] 孩子的书写、电脑、艺术才能,解决问题的方法,组织能力,以及由他人转述的说话能力,这些资料的重要性不低于正式的测试;
一旦收集到足够的资料,需要厘清下面问题:
[em]e400123[/em] 是否有充分证据指向选择性缄默症,还是有更好的解释,如,害羞、熟悉新环境的速度较慢,或说话有困难,但未到缄默程度;
[em]e400123[/em] 选择性缄默症是否唯一或主要问题;
[em]e400123[/em] 孩子是否有语言发展障碍;
[em]e400123[/em] 孩子是否有学习障碍;
[em]e400123[/em] 孩子是否正在学习第二外语;
[em]e400123[/em] 是否有其他情绪、行为或精神问题,如,分离焦虑、品行问题、家长教养问题、广泛性发展障碍,或创伤后的完全缄默。
[em]e400116[/em] [em]e400116[/em] [em]e400116[/em]
🍀 缄默的辨认并不困难,只要和孩子的父母或老师谈上几分钟,就可以了解问题的轮廓,如果见到孩子,更是一目了然;
🍀 为了诊断和决定最佳介入方法,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评估,包括范围的广度和深度;
🍀 辅导师根据需要了解指标的详细程度,可以进行标准评估或扩大评估,如果需要扩大评估,需要考虑谁做最合适;
🍀 如果孩子父母和学校提供的资料显示,孩子并没有认识、情绪或社交发展的问题,只需进行标准评估;
🍀 父母和老师对孩子的了解最深,辅导师应该依据他们的担忧程度,来决定评估的广度和深度;
🍀 对于最近才确诊为缄默的孩子,初步进行标准评估就足够了;
🍀 如果是转诊过来,或原来的辅导没有效果,则需要扩大评估;
🍀 介入评估、诊断和辅导的成员,可以包括心理咨询师、儿童精神科医生、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中心的专业人士;
🍀 他们的工作是广泛评估情绪、行为和发展问题,排除其他可能的诊断,如果孩子有其他并发性心理障碍,则需要求助他们。
🌹 🌹 🌹
🍀 缄默孩子,他刚开始通常表现得很害羞,可能较不易离开妈妈身边;
🍀 缄默孩子,他只观察而不加入活动,只被动回应而不主动表达;
🍀 缄默孩子,他不容易被带动,即使别人使出浑身解数,他常常仍是面无表情;
🍀 缄默孩子,他的焦虑是针对特定需要说话的情景;
🍀 缄默孩子,他经常判若两人,在家里有说不完的话,对什么事情想做,不想做,相当固执己见;
🍀 缄默孩子,他在什么情况下会陷入焦虑而无法沟通,具有非常清楚的分界线:
🍀 缄默孩子,在他确信不需要说话的情景中,就会比较积极踊跃的参与;
🍀 区别选择性缄默和害羞的关键:逃避策略,持续时间和强烈程度。
🌹 🌹 🌹
🍀 缄默孩子,尽管多么想要只要讲话就能得到的实质奖励,开口说话带来的痛苦挣扎,还是远远大于没有得到奖品的失望;
🍀 缄默孩子看起来拒绝说话,实际上是焦虑和逃避让他说不出来;
🍀 缄默孩子在遇到紧急情况,多半会开口说话,而且一旦开口说话,往往就像跨越一座桥,从此可以继续说话;
🍀 强烈反对为了让缄默孩子说话,故意制造紧急状况来诱骗或吓唬他,因为这样做不但残忍而且有风险;
🍀 如果孩子识破这是一场骗局,他不但不会开口说话,而且对于设局的人再也不信任;
🍀 孩子被迫开口说话,也体会不到说话的乐趣,反而让说话和负性情绪的链接更为紧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