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司的制度又更新了,上一个制度版本是去年下半年,距今不到一年时间。新的制度有很多改变,最大的改变就是把职能部门的权力和责任下放到基层了,并且推出了严格的问责制度。职能部门的主要工作变成了监督和检查,发现违规就按照制度进行处罚。
之前一直喊口号,说职能部门要转变观念,从管项目的职能转变为为项目服务。而这一次的制度改革,说是下放权力,其实更多的是甩锅和甩担子。因为所谓的权力下放,后面对应的是严格的制度管理和追责制度。所有的一切都被控制得死死的,基层根本就没有调整的空间,这无疑加重了基层人员的负担。
最要命的是基层人员的配置相对来说薄弱,有些专业人员十分缺乏。而原来由职能部门负责的工作,现在全部甩给了下面,一旦出问题,跟坐办公室的人无关,是下面的人没有按照规章和流程办事,一切风险和责任由下级部门承担。
而上面的人,只需要每天拿着僵硬的条条框框去检查你是否严格按照制度执行。用年度考核指标和KPI来对你进行考核,如果违规了,就进行处罚,何其爽哉!
这样下去的结果,必然会导致下面的人不敢做事,不愿做事,效率低下,工作的目的不是为了完成任务和指标,是为了让自己不要犯错。
之前经常听到“怕慢假慵散”这样的词汇,当时还觉得这是尸位素餐,不作为的表现。现在才发现这是被逼无奈,是被各种检查,各种帽子给吓怕了。
都说要深化放管服,现在放是放了,管却越来越严了,至于服务,我想大部分人想的是如何自保,如何让自己不犯错误。
有时候想,管理一个公司或者是企业,跟教育孩子的确有着许多相似和相通之处。
我们总是给孩子一堆所谓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总是给他各种规矩和束缚,总是担心他出格、犯错,总是害怕他误入歧途。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越来越累,身上的枷锁越来越重。
为什么小时候朝气蓬勃的小朋友,长大后会变得暮气沉沉、沉默寡言,因为他们的负担太重,内心有太多压抑的情绪无法释放。
而我们现在的企业不也同样面临类似孩子的问题吗?一方面要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另一方面又要符合严格的监督和管制。如何保持企业的活力,又合法合规的发展,是每一个管理者需要思考和解决问题。
如果能够找到两者平衡的解决办法,你将具有极大的竞争优势,否则很可能会被市场淘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