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我把所有心力都放在了阅读与写作上,在cpa的学习上并没有突破性的进展,因为报名参加了樊登读书会的“我是讲书人”活动,这段时间都在精心准备这次比赛,不得不中断cpa的备考计划。如果没办法参加下一轮比赛,我会全心投入到备考中去。讲书人的工作就是能在短时间内把一本书最精华的部分给人们讲清楚,致力于读好书,求甚解。这种把一件事讲清楚的能力在日常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找工作时,面试的第一印象很重要,你怎样在几分钟内更好的展现自己的优势让面试官愿意录取你。比如,你向领导汇报工作,必须把工作的进度和困难简洁扼要的讲清楚,而不是哆里吧嗦的一大堆让领导感觉不知所云效率低下。再比如,在聚会中,你遇到很多不认识的人,要怎样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扩大交际圈呢?
可能有些人会想:我只想读书,外面的世界与我无关。我原来也是这样想的,非常不爱与人打交道,更不要提去演讲了。内心里我非常自卑和虚荣,特别喜欢缩在自己的象牙塔里自我封闭,因此产生迷之自信,常常自以为是、爱挑剔、心胸狭隘、语言刻薄。直到我被现实的这道墙碰得头破血流后,才发现我陷入了知识的诅咒和读书无用论的泥潭。经过深入的思考和学习,我终于明白了读书并不是没用也不是诅咒,而是我读书的方法出了很大问题,读书读错了就会误己误人,读对了才会助力人生,更快成长。
读书并不是只要把这本书读完就可以了,真正读书的全流程原来是这样的:
一、先选对一本书,这非常重要,选书的质量和眼光直接决定读书的效果。
二、提出问题和观点(越多越好)整理好并在脑中模拟应用场景
三、费曼式分享与交流,用通俗易懂的话讲给别人听,并接受别人的意见找到认知盲区。
四、落实指导行动,验证这本书中的可信度,总结归纳放到知识体系中。
听上去有点像做实验对吧,因为知识就是不断验证的过程。苏格拉底曾不断向人提问来获取真知,因为他知道真理越辩越明,只有主动探求才能获得成长。我们之前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不停的在进行快餐式阅读,快餐意味着吃下去只是感到饱而已,快速煮出来的食物早就没什么营养了,只能靠不断加重料让味蕾刺激起来,产生好吃的错觉,现在到处可见的各种文章也是如此,本来就是按心理套路批量生产,按数据精准分析的工业化、流水线产物,谈不上什么创新与价值,专靠惊人之语给人洗脑博取流量,哗众取宠,这种没有经过消化和加工的东西只能是无效重复的垃圾信息而已,如果我们只是浅尝辄止的被动吸收,不会主动思考与辨别就会毒害身心,误入歧途,不会比听一首神曲要好多少。而好的食物为了还原食物的本味本色要煮很久,营养也很丰富,还需要细细咀嚼与品味,只有心静才能享受美食的盛宴。这当然是现在浮躁的环境所不能容的了,所以能够清醒认识这一点真的需要一颗赤子之心啊。学习也是这样,刚开始进展肯定是很慢的,分享沟通、严谨治学的态度可以帮助我们获得高质量的学习效果,培养优良的品格,进而获得优质的人脉资源。开始肯定会不习惯的,但只要耐下心性坚持一段时间,慢慢的,速度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有所提升,认知水平也会发生质的飞跃,达到读好书,求甚解的目的。
为什么我会参加讲书人比赛,就是这个原因,如果我认为我读了很多书,就要学会用费曼技巧讲出来,才能完成读书的第三个步骤,参加比赛也是一种实践活动,也同时验证了我学习的东西是否能运用上去。这才是读书的完整流程。虽然我才刚起步,不过我会把这一流程继续下去,日益精进。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