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踩在《再塑生命的人》里的脚印

踩在《再塑生命的人》里的脚印

作者: 守望幸福_a029 | 来源:发表于2021-10-25 17:56 被阅读0次

 

图片来自网络

  今天课后延时服务我来到教室陪孩子们完成作业。进教室后孩子们正在专注、认真地做作业,布置的作业不多,我要求他们当堂完成进行面批。

    二十分钟后,孩子们陆续拿着《导学新作业》的预习作业来批改了,还有一小半的孩子还在苦思冥想打攻坚战,我刚想趁机发呆放松一下,被我称之为“温和先生”的唐同学来我面前改作业了。我一题一题改过去,前面还不错,没有发现有错题,改到文章主要内容概括这一题就不对劲了。“温和先生”只写了“莎莉文老师送布娃娃给海伦凯勒”。

    “怎么会想到这一件事是文章主要内容呢?”我问道。

    “温和先生”低头不语。

    “你别紧张呀,说说看嘛。”我继续鼓励他。

    他抬头看着我,眼神中有不安,有无助,也有些许渴望。

    “那你把书拿过来,我们一起再看看,问题会得到解决的。”

    听了我的话,“温和先生”几个跨步手一伸就把书拿起来,很快就到了我面前。

  我说:“你从莎莉文老师到海伦凯勒那块内容开始一直往下看,把她们师生间发生的事情一一罗列出来,就会有所启发。”

    “温和先生”听了我的建议回到位置上低头看文章,我一边做着手中的事儿,一边悄悄地瞄他几眼,发现他时而蹙着眉,时而挠挠头,一副无奈痛苦的样子。我想“温和先生”真是遇到问题了,此刻不出手相助这个关是过不了。我走过去拿起书本和他一起再重读课文。从莎莉文老师来到海伦凯勒身边由亲近到送布娃娃,再到拼写单词,因为拼写“水”和“杯”这两个词发生了争执,最后莎莉文老师用耐心和细心循循善诱让海伦凯勒解开了文字奥秘,这样就循序渐进把故事情节梳理出来了,再组织语言把文章主要内容概括出来了。

    “温和先生”终于长舒了一口气,眉眼都舒展开来了……谁成想挑战还在后头等着我们呢。

图片来自网络

    在《再塑生命的人》这篇课文讲解完之后,要求孩子们完成《导学新作业》后面的反馈练习,其中有景物赏析题。因为在上课的时候我设计了这个环节,重点赏析了两处景物描写,学生的笔记也做了。我以为完成这个反馈练习是没有问题,我相信孩子的听课效率。可面批作业的时候,我被狠狠地打脸了,足足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根本没有理解金银花的多而密是来源于哪个词语。我不相信他们是把“遮瞒阳台”这个词语忘记了,或者压根不认识这个词语。“下午的阳光穿透遮瞒阳台的金银花叶子,照射到我脸上。”这让我甚为困惑,怎么会不理解呢,不是明明讲过了,反反复复读,读到哪儿去了?我停止了责备,静下来琢磨,问题出在语意理解断缺上面。我确信很多孩子理解成了阳光遮瞒整个阳台。“穿透”“遮瞒”两个动词连在一起,语意指向分别是“阳光”和“金银花”,我们的读只是停留在浅表,没有沉入文本让物象具体化,让语意理解在文本中落地生根。这早就应该引起我的注意,但统统被我的想当然蒙蔽了。

      有人说,语文是写给生活的情书,也有人说,语文是孩子成长的精神底色。可做一名好的语文老师真的很难。它关乎教室、家庭的温度,关乎孩子对自己的期许,更关乎语文老师的心眼是否被语文本身滋养过,是不是一个很好的生活者。

    有人说,好的语文教育并不是让孩子急于写出答案,它有足够的耐心。最终,我们所教的孩子会给出回答。也有人说,语文是流向生活的河。只是,我想问问自己,站在语文课堂上将把孩子带向何方,还有遵从内心的勇气和精力吗?

最怕教着教着,就把孩子教傻了,更怕教着教着,就把自己淹没了。比起墙,我们更需要窗,给孩子打开一扇扇窗,让他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真希望可以和孩子建立“立体”的语文,让他们能够拥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站在语文世界里。

图片来自网络

    路很远,信念难,做起来更是难上加难。但无论如何依然要相信语文的美丽,相信做一名语文老师依然有幸福时刻。

相关文章

  • 踩在《再塑生命的人》里的脚印

    今天课后延时服务我来到教室陪孩子们完成作业。进教室后孩子们正在专注、认真地做作业,布置的作业不多,我要求他们当堂...

  • 再塑生命的人

    今天上完海伦凯勒的《重塑生命的人》,更想念她了,小孟!你在哪里?一切可好? 莎莉文老师用她的爱心、耐力和毅力再塑了...

  • 再塑生命的人

    马克吐温曾说:19世纪有两个杰出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有人说,英雄的背后必定有一个默默为她付出的...

  • 再塑生命的人

    活动一、默读课文快速走进文本 1.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 2.关注题目,开头结尾,文章的关键句 学生读课文...

  • 《再塑生命的人》

    这节课分三个板块。 活动一、默读课文快速走进文本 1.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 2.关注题目,开头结尾,文章...

  • 再塑生命的人

    有一个人,命运坎坷,不到两岁的时候得了一场重病,从此失去了听觉、视觉以及说话的能力。可就是这么一个盲聋哑的女子不仅...

  • 再塑生命的人

    在海伦凯勒的一生中,莎莉文老师是引领她生命的人 ,在马克思的事业上,恩格斯是帮助他生命的人 ,那么在我的一生...

  • 学《再塑生命的人》

    语文课上,老师让我们学习《再塑生命的人》。 这篇课文讲了安妮·沙莉文的到来,带给了海伦·凯勒新的希...

  • 【教学反思】落实自读 细品再塑

    ——《再塑生命的人》教后记 《再塑生命的人》,节选自美国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海伦•凯勒的《加入给我三天光明》...

  • 再塑生命的人简案

    活动一: 默读课文,读懂标题 为什么生命要“再塑”呢? 谁来“再塑”生命呢? 如何做到的? “再塑”的过程:画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踩在《再塑生命的人》里的脚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dhsa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