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悟出一个人生的模型:
1、人的【自我】,是漂浮在海面上的一个东西(船/冰川/鸡蛋/什么都行);
2、下面的海水是【潜意识】或【非理性】,它包含着个体现世的欲望,遗传基因,人类集体无意识等。
3、上面的天空是【世界】或【非我】,是一切自然的、社会的集合,包括自然、生物、他人、政治、伦理、道德、文化,所有物质的和人的客观存在。
只有中间那个很小的【自我】是我们的核心与本质,它要同时【对抗和利用】海水和天空;它要认识它们、解释它们、利用它们,如果可以的话可以参与改造它们。海水是传统意义上的【主观】,天空是传统意义的【客观】,其实它们都是客观的;而且它们又是相互联系和干预的整体。
【自我】的大部分感觉是与二者的对抗(痛苦,惧怕,焦虑,怀疑,挫败);实际上对抗是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是被赠予,被二者滋养,在曲折和漩涡中慢慢长大。
人与人的区别很多:比如,有没有认识到这些关系,能不能处理好各种关系;能否顺从它、利用它、引导它、改变它。
人生所有问题可以归为两类:一是向外,如何面对世界;二是向内,如何面对自己(非理性及其影响)。
第一类问题,“知行合一”是一个不错的回答。第二个问题,借用孔子一句话(我理解的大概不对),“从心所欲”。当然,这不是说说那么简单,需要慢慢的学习和磨炼。
好的文学,是用敏锐的观察力+巧妙的修辞,揭示、呈现某种关系(心灵与外部世界的某种关系或者心灵与非理性的某种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