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拒”孩子」这个第一次听说的词语
今天翻开郑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葛操教授的《学习赋能》这本书,学到了一个新的词语:“双拒”孩子,刚开始我以为是“双拒”是一个词语,“孩子”是一个词语,把那句话读成了双拒——孩子的内心挣扎,我有一种疑惑,双拒是啥,跟孩子啥关系?到第一个小故事结束我才发现,噢,作者原来说的是「“双拒”孩子」!即“拒绝成长”、“拒绝沟通”的孩子。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父母的教育方式出现了问题:母亲溺爱包办、代替孩子成长,父亲严厉、漠然、不能激励孩子成长。外在标准的不统一必然导致内在思想和动力的分裂。
针对这个现象作者提出了一种技术:“挖掘优点运动”它的技术核心重在赋能。首先:把孩子的自我感、自主性、价值感挖出来,赋予孩子自我成长的内在动力;其次,回归传统思维习惯:运用中国民间的“择吉”心理,一切从好的事物开始,看到孩子的优点,唤醒家长对孩子的爱。
我为一个月之后才翻开这本书而感到有点小小的遗憾,如果在国庆假期间第一时间就读,那么我就可以早一个月对我的学生有选择的实施这个小游戏。也许现在刚刚好,开始于在我更进一步了解了这届孩子以后!
20210911随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