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苑赏书
李渊占领关中后,对三个儿子进行了分工,长子李建成留在关中和李渊一起居中调度;次子李世民向西发展,对阵盘踞陇西的大军阀薛举薛仁杲父子,以巩固关中根据地;三子李元吉和裴寂一块守卫晋阳,防备突厥以及依附突厥的刘武周和宋金刚,以巩固晋阳老根据地(李渊占据的关中主要依赖晋阳提供粮赋支持)。
薛举和薛仁杲父子号称西楚霸王,占据今天的甘肃、宁夏一带,有十几万军队,对关中也是一直虎视眈眈。关中被李渊占据后,西楚和唐之间不可避免得发生了冲突。陇西兵卒十分凶悍,李世民第一次带领刘文静、殷开山讨伐陇西,在高墌城(今陕西长武)被薛举击溃,所带八位行军总管战死两位(大唐历史上行军总管战死的十分稀少),士兵死亡十分之五六,这是李世民一生中唯一一次败绩。
薛举死后,其子薛仁杲野心勃勃,继续向关中发动攻势。 武德元年,薛仁杲派遣大将宗罗睺率领倾国之军进击关中,李世民随即进驻高墌城抵御西楚军队。对于西楚悍卒,李世民当时应该没有必胜的把握,于是他坚守高墌,并不出战,两军对峙达六十余日。
浅水原之战唐楚进击防守路线图
这时候,西楚其实已经难以支撑这种消耗战了,但是占据了关中、晋阳的唐王朝还是耗得起的。一日,陇西营中一个下级军官梁胡郎率领自己的手下到唐军营中投降,李世民问他投降缘故,梁胡郎回答说:陇西军营缺乏粮食,自感强弩之末,一定会被唐军打败,因此来投降。当其他人还在怀疑梁胡郎是否真心投降时,李世民却精准地嗅到了战机。
李世民选中的决战战场是高墌城外的浅水原。李世民面对强弩之末的西楚军队并没有托大,他首先派行军总管梁实率领所属军队出城,并设营于浅水原。他这么做的目的应该有两个:第一,试探西楚目前的军队战斗力有没有下降;第二,用偏师疲惫西楚军队。
西楚悍卒确实没有让李世民失望,梁实驻扎浅水原后,缺粮的宗罗睺派出所有精锐军队进攻浅水原唐军军营,以期早日击败唐军回师。梁实督促士卒和陇西军队大战,一连七日不停,军营缺水,人和马匹连水都喝不到,形势十分危急。但是此时的李世民已经看出了宗罗睺的软肋,他一方面派出大将庞玉到浅水原南边扎营,以吸引宗罗睺的进攻,减轻梁实的压力,另一方面布置大军准备决战。
庞玉率军在浅水原南边列阵后,宗罗睺立刻派出大批部队包围庞玉,两军大战两日,部队渐感不支,但庞玉对士卒大喊说:我今天不活了,一定要战斗到底;大王料事如神,一定会派人来援助我们的。当宗罗睺和庞玉大战不停时,李世民突然率唐军主力包围了宗罗睺部队,宗罗睺部队连战梁实部、庞玉部多日,早已疲惫不堪,李世民和庞玉内外夹击,大战一场击溃了宗罗睺部队。
击溃陇西军队后,李世民从军中立刻提出健卒两千,自己亲自带领追击宗罗睺残部。半路上,士卒困乏,李世民堂舅(李世民母亲窦氏堂弟)窦轨跪在马前苦苦哀求说:我们虽然打败了宗罗睺,但是薛仁杲仍然盘踞在陇西,树大根深,不是那么容易打败的。我们还是赶紧收兵,好好休息休息,再确定攻击什么地方。李世民回答说:我已经考虑很久了,今天的形势已经是势如破竹,千万不能失去这次机会,舅舅你别再说了。
于是,李世民带领两千人马继续追击,一直打到折摭城(西楚都城)城下。薛仁杲倾全城之兵出城和李世民夹泾水对峙。两军还没有交锋,薛仁杲手下悍将浑干等已经渡河投降李世民了,薛仁杲当时就知道不能再打了,就赶紧收兵回城。傍晚,唐军大部赶到,合围折摭城,城内守将半夜纷纷缒城投降。薛仁杲知道城池不能再守了,第二天就投降了。
李世民之所以在浅水原击败宗罗睺后不休息而是连续追击,主要原因是陇西兵悍勇,李世民在浅水原虽然击溃了陇西军队,士卒四散而逃,但伤亡并不是很大。一旦李世民追击的慢了,士卒回到陇西,又是一支劲旅,李世民那时候再进攻陇西就不一定会取得成功。如果追击迅速,陇西军卒不及进入城中, 折摭城军备虚弱,刚打过败仗军心不稳,他就有把握趁薛仁杲虚弱时一举灭掉西楚。
李世民这种战法在他之后的两战中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请关注大唐立国第四战——战河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