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今中外文史赏析想法
《孟子》(十三)尽心上篇4——上下与天地同流③:核心知识点、应用

《孟子》(十三)尽心上篇4——上下与天地同流③:核心知识点、应用

作者: 知非非非 | 来源:发表于2024-02-01 16:49 被阅读0次

核心知识点

佚道与生道

佚道,是安逸幸福之道。生道,是安全生存之道。

因为这两者都是百姓最想要的东西,所以孟子认为,如果是为了让百姓幸福,那么领导者使唤他们去做苦力劳动,百姓也是心甘情愿的;如果是为了让百姓安全,那么领导者处死那些杀人放火的狂妄之徒,或者组织大家抵抗外来侵略而不得不牺牲一些人,百姓也不会心存怨恨。

当然,孟子的理想图景过于美好。但这句话还有另一层解读,他的言外之意其实是批评当时的诸侯们使民不以佚道,杀民不以生道,大多是为了一己私欲和雄图霸业在压迫百姓。因此孟子在这里强调的,不是领导者不能使民和杀民,而是他们使民和杀民的“发心”如何,也就是领导人有没有为百姓的利益考虑。

应用延伸

如何直面辞退员工这件事?

公司发展瞬息万变,在业务不断迭代不断优化的当下,每个企业都会面临这个严峻的问题:公司人员变动。

我们可以试想这样一件事:如果你是公司领导,你会不会辞退不满意的员工?

这注定是个复杂的抉择过程,因为我们得考虑员工离职对公司业务的影响,考虑辞退员工需要支付的赔偿金额,还要思考如何让员工心甘情愿地离开、而不是到社交平台上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

孟子给出了一个巧妙的角度,他说“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放在当下的语境来解读,意思就是:如果领导打算辞退某位员工,但他能够站在员工的角度帮他复盘这段工作经历,坦率地讨论未来的发展方向,给这段合作关系增添上人文关怀,那么员工一定会非常感激。

所以,辞退员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让不合适的人继续留在原地自我消耗。只要领导是为员工们设身处地地着想,那么“辞退”就只是一种客观的手段,为的是员工和公司各自更美好的未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孟子》(十三)尽心上篇4——上下与天地同流③:核心知识点、应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drh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