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用,来源知乎
1.高强度
给自己设定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后用尽全力去完成。
把设定的目标告诉别人,或者通过挑战、竞赛的方法给自己一些外部压力,来强迫自己完成目标。类似于游戏的hard模式。
2.费曼
❶第一步 - 选择一个你想要理解的概念。
拿出一张白纸, 把这个概念写在白纸的最上边。分成存在性概念和构造性性概念,存在性概念就是只阐明概念的特性,而没有指明计算的方法,如方程的根。构造性性概念就是具体指出了怎么操作来获得概念的结果的,即定义的本身就指明了计算的方法,如导数:变化率的极限。
分析它的组成:一个概念的定义(即一个完整的句子)必然会含有主语,谓语,宾语,这是最基本的成分。为了限定范围,会加定语和状语进去。
我们从一个概念的定义便可以去学习到很多东西,为什么宾语是“物种”,而不是其他的呢?限定成分“一种灵长目人科人属”能不能换为其他的?和我们之前学过的概念有什么联系?
我们可以从一个概念的超系统(爸爸)及其附属超系统(叔叔,姑妈),自系统及其附属自系统(我自己,我的哥哥),及其子系统(我的儿子,我的女儿等)等去考察一个概念。通过同类的系统(亲人)去寻找其共同点(我和爸爸一样是八字胡的等),从而对一个概念有着很深的认识。
❷第二步 - 设想一种场景,你正要向别人传授这个概念。
在白纸上写下你对这个概念的解释
用有目的有方向的联想和类比来解释。那么,该怎么做呢?还是回到类似于第一步的方法去,按一个定义的成分去联想。
用原理类比方法,结构类比方法,外形类比方法(形似便凑合),方法类比等。原理类比:媒人是人与人之间的媒介,钱是物品与物品之间的媒介。结构类比:这一个在数学学习应用中会经常用到,电脑的控制系统就如人体的控制系统。CPU即人脑,软件即各个大小不同的器官………。外形类比:外形类似即可以对比在一起记忆。
❸第三步 - 如果你感觉卡壳了, 就回顾一下学习资料。
一定要合上学习资料去回忆刚才复习过的材料,不能边看着边复述
❹第四步 - 为了让你的讲解通俗易懂,简化语言表达。
现在我们对一个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通过提取所有我们之前知道的例子,我们把他们抽象成,浓缩成一句话,以方便记忆,把信息量很大的一段话浓缩成几句话,这样我们的记忆量就减少了。
3.对比联系
学习了一个知识点,至少应该问以下几个问题:
它和之前哪一个知识点类似有区别?
若不相似,区别在哪里?
若相似,可不可以总结为一个知识点?(如一个公式,一句话)
它还能换一个表达方式吗?
4.抽象具象互化
为每一个公式和数字寻找物理上的解释(赋予物理意义),然后用自己的话来表述(费曼技巧),最好就是能自己表演一下(具象化),就代表你懂了。
5.思维导图
6.及时复习
当天晚上复习,或者第二天晚上复习
7.自问自答
8.刷题
从「学习区」的程度开始「刷题」,刷到那些内容成为「舒适区」的程度以后,赶紧进入下一个「学习区」的刷题阶段。如果一直刷「舒适区」的题目,时间花费和收获不成比例。
另外更有可能的情况是,实际上刷题的同学一直处于知识的「恐慌区」——相关的基础知识你一直掌握的不够—。
怎么办?找到适合自己「学习区」的题,「刷精题」;或者靠整体取胜,一本教材,卡在某处了,先死记硬背过去,刷完整本书,回头再看也许有惊喜。
从能理解的程度,开始你的大量刷题,按部就班的来,不懂的往前看,即时解决问题不拖延,就ok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