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明心集》想法
谈谈(六十七)|仁与道

谈谈(六十七)|仁与道

作者: 李宗奇 | 来源:发表于2019-03-22 19:06 被阅读30次
图片源自百度

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出自《孟子·尽心下》)

我家楼下有两株桃树,开的特早。一株白,一株粉,艳极了。从楼上望去,我以为,我身处在了国外。

因为,若不是在某景点,景观,实难看见这样的宁静,与祥和。那就是两株桃树,安静的开着,小女孩儿,在洋房前吹着肥皂泡。唯美之极。

我就在楼上看着书,静静欣赏这一切,我以为,还能再多瞅瞅,可谁知道,昨儿再一看,这两株却一齐灭了。花谢了,竟开始长叶……简直“岂有此理”。

人家树,旁边的,左右的,甚至,还没发芽,光秃秃。可您二位可倒好,硬是比人家赛过至少三个阶段去,既:发芽,开花,长叶。

人家其他的树,还没发芽。您已经盛过了,进入了平常阶段,从三、四月,便等着秋季叶落,我想,就这光景和德性,这二位一准儿得“早衰”。一样。

可谁说,这不是种,叫:好活法呢。哦,“好活法”,就得跟您们一齐,一齐开,一齐落,像樱花。

跟打了电话似的,一夜间……可,人家二位偏不,我就开我的,走我的,落我的。最终“衰落”,也是自己,有哪不好。一样。

四季,都有四季的景儿,我不为你开,不因为你歇班儿,或不补课,我就开给你看,不是的。四季,都有四季的景儿,只因为你在这儿,心情极好的,赶着了休息,便以为,是你自己的幸运,或者说,与我有某种联系,关紧,实在是您想多了。真事儿,吾也不是为吾自己开,只是自然地,应该开。尽天命,“谁”不是呢。道理一样。

谁不是在尽天命,改变自己的‘气质’,太难了。能改,也是命;改不了,也是命。天地万物,無不是命,吾们能拿自己的‘命’,怎么样呢。一样。

所以,一切的“好坏顺逆善恶”,等等全部都是你的幻觉。没人能告诉你,“该”怎么活,没有这种所谓的应该,或者说,不应该。这么说,似乎有点“消极”,但,当你站在顶点看问题的时候就是这样

与命与仁。“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出自《论语·子罕》),这是说,在孔子的角度上来说,来看。

而,站在我今天的角度来说,之话。除了这两点以外,吾亦没有甚么可赞同的了。道理,一样。气质是‘命’决定的。难改。万一改了,也是命。说明你的环境,和你所能接触到的,说是:‘善知识’对你起了帮助。那也是命。

既是人心该有的样子,仁是人性,也是人心,该与之融为一体以后的,一种合内外的说辞,即叫做:仁。人心先和人性融在一起,人心,说穿了,即是你的:气质之性像“盐”

人性任何人的人性其本质都是叫一汪清水。而,之所以有的人坏,有的人极好,只是“盐多盐少”,以及,是否‘搅拌’的问题了。道理,一样。

“盐少”的,搅拌搅拌,一汪好水。我管之称为,叫:‘天性成性’。就是首先,你自身本就是‘清’的,或者说,是叫:接近‘清’的。这是你的气质,是天生的。然后你再去通过“搅拌”的方法,让自己,和你的,和每个人所同有的,叫:一汪清水,融在一起。这就叫做,是:‘成之’(出自《周易·系辞》“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了。

你天生“盐多”,又不想,没机会,或者说,不屑于,不会‘搅拌’。那你基本等于,是:一大杯盐所谓“坏人”“恶人”皆属此喻一样

‘搅拌’法,就是:道。天生‘气清’的人,“盐少”的人,会自带‘道’。而,也因为他‘气质清’、‘盐少’。‘搅拌’,似乎成为了,叫:他们的一种本能。跟那些,生来,就‘一大坨’,‘一大坨’盐的人们比,这种‘天生的搅拌’,更像是一种,叫:“冲动”。

我就想好我就想和一汪清水融在一起。这真的,是天生的。不需要人教。

或者,这就叫:“生而知之者”罢,一样。生而知之者,在知道了‘搅拌’的好处之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拾。愈搅拌,愈清,愈搅拌,愈融合。最终,生而知之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其实,也是:‘命’,与一汪清水,既:人性,仁,融为之一体。这就是我说的,既,叫做:是‘达人’了。

达人,既,达到:是‘人’的境界里面,一样。‘人’在哪,人,在你的心中。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人’,人,是一样的。但是,“人”他不一样。

人一样,人不一样。这就是,‘搅拌’的重要性,与‘命’的决定性了。一样。

是命,决定了,既:你能不能,去搅拌。是命,决定了,你能不能,成‘人’。

命决定了一切,仁决定了‘人’。这就叫做:与命,与仁。一样。你今生能否成‘人’,决定了你来生的气质。你今生能走到哪,决定了你来生的气质,一样。

气质,就是:‘道’,就是你‘能否搅拌’。故,气质,就是:搅拌。搅拌,故有:仁。故“人”行道,故有‘仁’。

人(仁)即是道。----文 李率 己亥年 二月十六

相关文章

  • 谈谈(六十七)|仁与道

    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出自《孟子·尽心下》) 我家楼下有两株桃树,开的特早。一株白,一株粉,...

  • 仁,仁道与王道

    我们通过对孟子与儒家思想的学习,大致梳理出了一个儒家核心观念之间的重要联系:我们将我们的仁心推及政治层面,便是一种...

  • 《仁与道》楔子

    墨山,世间群山独尊,其山体漆黑如墨如黑铁浇铸,巅峰巍峨直入云霄,山麓宽广目所不能及;墨山极其寂静,虽然能从远处...

  • 167、轻喜剧长篇小说《嘛都修装修队》第二部

    第十一节:一百六十七、 侯富車带着疑惑问金凤道:“扈仁认识景凤?” “景凤加入了‘维国会’,负责动员法租界的华人巡...

  • 原道

    原道 唐代:韩愈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

  • 《仁•道》

    千古悠长品圣贤, 求仁去恶一念间。 有道之时贫且贱, 君不自强耻相连。

  • 《仁道》

    天地有道,人之行也。夫周室疲敝,孔子延其礼道,以续天子之命,而后有荀、孟之类也。然周末之期,诸法并行,各道兼...

  • 共读论语17天

    【原文】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译文】 孔子很少谈论私利,他比较愿意讨论的话题是“命运”和“仁道”。 【有感】 现...

  • 《论语》子罕第九学习笔记

    9.1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孔子极少谈论:私利、命运、仁道。 9.2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

  • 走近孔子-《论语新解》里仁5

    里仁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谈谈(六十七)|仁与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dwr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