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出自《孟子·尽心下》)
我家楼下有两株桃树,开的特早。一株白,一株粉,艳极了。从楼上望去,我以为,我身处在了国外。
因为,若不是在某景点,景观,实难看见这样的宁静,与祥和。那就是两株桃树,安静的开着,小女孩儿,在洋房前吹着肥皂泡。唯美之极。
我就在楼上看着书,静静欣赏这一切,我以为,还能再多瞅瞅,可谁知道,昨儿再一看,这两株却一齐灭了。花谢了,竟开始长叶……简直“岂有此理”。
人家树,旁边的,左右的,甚至,还没发芽,光秃秃。可您二位可倒好,硬是比人家赛过至少三个阶段去,既:发芽,开花,长叶。
人家其他的树,还没发芽。您已经盛过了,进入了平常阶段,从三、四月,便等着秋季叶落,我想,就这光景和德性,这二位一准儿得“早衰”。一样。
可谁说,这不是种,叫:好活法呢。哦,“好活法”,就得跟您们一齐,一齐开,一齐落,像樱花。
跟打了电话似的,一夜间……可,人家二位偏不,我就开我的,走我的,落我的。最终“衰落”,也是自己,有哪不好。一样。
四季,都有四季的景儿,我不为你开,不因为你歇班儿,或不补课,我就开给你看,不是的。四季,都有四季的景儿,只因为你在这儿,心情极好的,赶着了休息,便以为,是你自己的幸运,或者说,与我有某种联系,关紧,实在是您想多了。真事儿,吾也不是为吾自己开,只是自然地,应该开。尽天命,“谁”不是呢。道理一样。
谁不是在尽天命,改变自己的‘气质’,太难了。能改,也是命;改不了,也是命。天地万物,無不是命,吾们能拿自己的‘命’,怎么样呢。一样。
所以,一切的“好坏顺逆善恶”,等等全部都是你的幻觉。没人能告诉你,“该”怎么活,没有这种所谓的应该,或者说,不应该。这么说,似乎有点“消极”,但,当你站在顶点看问题的时候,就是这样。
与命,与仁。“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出自《论语·子罕》),这是说,在孔子的角度上来说,来看。
而,站在我今天的角度来说,之话。除了这两点以外,吾亦没有甚么可赞同的了。道理,一样。气质是‘命’决定的。难改。万一改了,也是命。说明你的环境,和你所能接触到的,说是:‘善知识’对你起了帮助。那也是命。
仁,既是人心该有的样子,仁是人性,也是人心,该与之融为一体以后的,一种合内外的说辞,即叫做:仁。人心先和人性融在一起,人心,说穿了,即是你的:气质之性,像“盐”。
而,人性,任何人的人性,其本质,都是叫:一汪清水。而,之所以有的人坏,有的人极好,只是“盐多盐少”,以及,是否‘搅拌’的问题了。道理,一样。
“盐少”的,搅拌搅拌,一汪好水。我管之称为,叫:‘天性成性’。就是首先,你自身本就是‘清’的,或者说,是叫:接近‘清’的。这是你的气质,是天生的。然后你再去通过“搅拌”的方法,让自己,和你的,和每个人所同有的,叫:一汪清水,融在一起。这就叫做,是:‘成之’(出自《周易·系辞》“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了。
你天生“盐多”,又不想,没机会,或者说,不屑于,不会‘搅拌’。那你基本等于,是:一大杯盐。所谓“坏人”、“恶人”,皆属此喻。一样。
‘搅拌’法,就是:道。天生‘气清’的人,“盐少”的人,会自带‘道’。而,也因为他‘气质清’、‘盐少’。‘搅拌’,似乎成为了,叫:他们的一种本能。跟那些,生来,就‘一大坨’,‘一大坨’盐的人们比,这种‘天生的搅拌’,更像是一种,叫:“冲动”。
我就想好,我就想和‘一汪清水’融在一起。这真的,是天生的。不需要人教。
或者,这就叫:“生而知之者”罢,一样。生而知之者,在知道了‘搅拌’的好处之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拾。愈搅拌,愈清,愈搅拌,愈融合。最终,生而知之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其实,也是:‘命’,与一汪清水,既:人性,仁,融为之一体。这就是我说的,既,叫做:是‘达人’了。
达人,既,达到:是‘人’的境界里面,一样。‘人’在哪,人,在你的心中。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人’,人,是一样的。但是,“人”他不一样。
人一样,人不一样。这就是,‘搅拌’的重要性,与‘命’的决定性了。一样。
是命,决定了,既:你能不能,去搅拌。是命,决定了,你能不能,成‘人’。
命决定了一切,仁决定了‘人’。这就叫做:与命,与仁。一样。你今生能否成‘人’,决定了你来生的气质。你今生能走到哪,决定了你来生的气质,一样。
气质,就是:‘道’,就是你‘能否搅拌’。故,气质,就是:搅拌。搅拌,故有:仁。故“人”行道,故有‘仁’。
人(仁)即是道。----文 李率 己亥年 二月十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