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伤逝》有感

读《伤逝》有感

作者: 青青小禾 | 来源:发表于2021-03-28 19:33 被阅读0次

所有的爱情都必须依托于生活,只有拥有足够强大的经济能力,爱才会足够甜蜜、足够长久。涓生与子君因年轻时的激情与其对新思想、自由恋爱的共同的憧憬走到了一起。涓生爱子君,爱她相对先进的思想,爱她对文学的热爱,爱她义无反顾的勇气…爱她所有与封建女性不同的地方。

“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是子君为在自己的爱情斗争,她义无反顾的追求爱情的勇气驱使她斩断了一切与家人的联系。为了爱情放弃一切,她是勇敢的、有思想的却也是不理智的,她没有看清现实,更没有仔细思考脱离熟悉的社会圈子之后她将承担怎样的后果,失去家庭庇护之后的生活将会有多大的压力。新思想对封建青年来说就是一束光,这束光引领她们走出昏黑的社会,在理想中现在光明。子君拥有的新思想是一种进步却也是导致她悲惨结局的根源,所以美好的幻想都不能只停留于眼下,子君与涓生缺乏的是对现实的理性思考。

涓生在决心彻底奔向爱情时是动摇的,他知道自己的爱情为世不容,他知道为了爱情他也必需放弃一切,他的亲人、朋友、工作…但是他不愿放弃与他谈论家庭专制、谈论打破旧习惯、谈论男女平等…这样一位思想解放的新时代女性与知己,子君的勇气也影响到了他,让他能够抛开世人讥笑、猥亵、轻蔑的眼光去追寻他想要的爱情。这是爱情却也是生活的负担。

没有生活作为依托的爱情终究不会长久,在享受过一段时间爱情没美妙之后,涓生与子君不得不去面对一个现实的问题。由于他们的为世不容爱情,涓生失业了。生活的压力冲淡了他们的情感。子君变了,她变得不爱看书、变得越来越平庸与一个普通的封建家庭主妇再无差别、变得再也没有了以前的吸引力。涓生也变了,他对子君的爱渐渐变成了一种嫌弃,他认为他之所以过得如此窘迫都是因为子君拖累了自己。

“人必生活着,爱才会有所附丽。”这种没有物质生活作为保障的爱情最终还是破裂了。子君走了,之后死了,涓生一生都在悔恨中度过。追求爱情本没有错,只不过他们并没有看清爱情的实质,所有的爱情激情经过时间的打磨都必将会化作生活的平淡,因此,所有的爱情都只有在具备充实的物质基础后才能开花结果。

相关文章

  • 读《伤逝》有感

    年少读不懂鲁迅,读懂已不是少年。学识浅薄的自己在前后反复读了几遍《伤逝》之后 ,才敢下笔写一写心中所想。 是不...

  • 读《伤逝》有感

    完整的看完《伤逝》是在一个静静的夜,我倚在床上,周遭已没有声响。如果我能够,我也要写出我的感受,为了子君,也是...

  • 读《伤逝》有感

    这是鲁迅先生写的唯一一部关于爱情的小说。小说以主人公涓生的视角,去描述两人的爱情悲剧。其实我也只是从爱情的角度去看...

  • 读《伤逝》有感

    鲁迅这篇《伤逝》全文以涓生的回忆录方式记叙了他和子君苟延于现实中失败的爱情。对逝去的爱情,逝去的子君,他是怀念又谴...

  • 读《伤逝》有感

    “伤逝”看到这样的名字,可以猜想这是一个悲剧,读完全文,两个主人公一“伤”一“逝”的命运不禁让人掩卷沉思。开篇看似...

  • 读《伤逝》有感

    众所周知,鲁迅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文学作品往往一针见血,深刻地剖析了中国旧社会封建制度对人的戕...

  • 读《伤逝》有感

    所有的爱情都必须依托于生活,只有拥有足够强大的经济能力,爱才会足够甜蜜、足够长久。涓生与子君因年轻时的激情与其对新...

  • 读鲁迅《伤逝》有感

    穷酸书生与富家小姐的故事在古代文学中经常以书生中举,父母成全大团圆的方式来结尾。然而在鲁迅先生的小说《伤...

  • 读鲁迅《伤逝》有感

    这是一个令人唏嘘不已的爱情悲剧。故事中的男女主人公涓生和子君本是一对有着共同理想和抱负的青年男女,因为相爱,走到了...

  • 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文/榕树下的古灵精 本文是我念大学时期读鲁迅的《伤逝》有感,写的一篇读书笔记。据说《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篇爱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伤逝》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dzph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