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放飞自我的学子们,在大学四年的堕落轨迹都是一样一样的:与手机难舍难离,凌晨几点,屏幕还倒映着一张张沧桑而颓废的脸;在微博和B站上,一遍遍消磨着不知去哪的时光。高中偷偷看小说的刺激和迷恋感再也无法找寻,自由给得太多,束缚反而愈重。
对读书的耐心,渐渐被手机和电脑所吞噬。还记得大一的时候,在和新舍友玩狼人杀的间隙,手捧一本《平凡的世界》,淡定地仿佛置身事外;
《苏轼词》 刘石 评注
大概是学新闻学的原因吧,对这个浮躁的社会莫名多了些奇奇怪怪的感悟:感叹碎片化的阅读时代,把人们的脑袋全打上了无用的补丁;感叹新闻热点的不断刷新,问题本身却永远得不到解决;感叹资本的浮躁,人心的随波逐流……
有时会察觉到自己变成了一个容器,里面塞得满当而又显得空空无也。明明有很多想法,一旦诉诸笔上便无话可说。
于是又到一年寒假,强迫自己重新拾回对书的耐心。放下手机,远离电脑,在冬日的暖阳下,拿起笔在《娱乐至死》上做着各种批注。
《娱乐至死》 尼尔·波兹曼
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通过电视和网络媒介,一切都以娱乐的方式呈现。人类心甘情愿成为娱乐的附庸,最终成为娱乐至死的物种。
随后又拜读了与乔治·奥威尔《一九八四》齐名的反乌托邦小说《美丽新世界》,顿时被里面所描述的“未来地狱般的天堂”唬得一愣一愣的。
工业时代带给人们丰富的娱乐条件:电影、电视、电脑、手机……人们被娱乐工具所带来的自由冲昏了头脑,心甘情愿成为它们的奴隶。但我们不该是谁的奴隶啊,对老大哥的憎恶带给人们自由,唆麻的快乐沉沦却让人提不起警惕。
只愿,读书的人一直都在。而他们,永远是自己的主人。
《大学生活和读书专题联合征文》活动链接:http://www.jianshu.com/p/3515f7f0a20c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