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作为运营人员还是其他岗位人员,在具体的工作或项目经历中总结出一套自己的做事方法。
设想每个人都把自己在做的一项任务当做是一个产品的话,那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而我们的做事方法差不多等同于产品运营思维,产品和运营相辅相成,运营是为了更好的迭代产品,为用户创造更多长期价值。
就拿一篇文章来说,假设它是我们要设计的一款产品。如何写好一篇文章的具体方法就是我们的运营思维。我将会从这几个思维模块入手,产品思维、用户思维、流程化思维。谈一谈他们之间的共通点。
产品思维产品思维的本质是洞察人性,产品的设计过程就是产品经理洞悉用户的需求,然后已良好的设计来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一个产品的出现必然是满足用户的某种需求,帮用户解决问题,也就是所谓的用户痛点。一篇文章要想获得10万+,首先要考虑他们遇到了什么 难题,你的文章可以带来什么样的价值,是可以为他们提供新的思考和方法、身份的认同与尊重还是情感上的共鸣。只有深入了解用户需求你的文章才能被更用户消费。
用户思维在动笔前你首先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不是我的读者是谁,写这篇文章给谁看。根据不同的用户属性写文章才能真正对症下药。用户群体越细分,往往更能抵达用户内心深处。我们可以从用户的年龄、职业、收入、城市、性别,爱好、需求、心态等方面分析,站在利他的角度,以用户思维帮助用户解决问题。有时候我们受困于知识的诅咒,无法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试着将自己置身于当下的环境或者调查所在环境中的人群。唯有用户与爱不能辜负。
流程化思维很多人都说运营就是打杂的,从侧面也说明了它工作的繁杂程度。这里就要考验我们的流程化思维了。举例现在要办一个活动,那我们首先就要梳理这个活动的大致流程(活动宣传--用户报名--等待活动开始--活动进行--活动结束)每个板块又涉及到很多细化的任务活动宣传时要考虑文案推送的时间、频次、渠道、活动地点、邀请的嘉宾等。只有将每个环节拆解开来,我们才能检查是哪个细节没有做好,在哪个小环节又可以给用户创造新的体验。同样一篇文章要经过选主题--找素材--列提纲--写初稿--修改定终稿等大的环节,每个大的环节下属小的细节,先具备流程化思维,问题才更容易显而易见,同样更好的想法也会不断涌现。
以上三种运营思维不单单适用于一个产品,在我看来它同样适用于我们的工作当中,掌握合理利用的技巧和方法会让我们的做事效率翻倍,战略能力增强。哪怕是一个小的任务,我们都要像做一个产品来运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