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有幸邀请到了语文湿地创建者王君老师为我们三个学校带来精彩的报告,报告分为四个部分:
一 教师成长的N个真相
二 为了心中的那个教育理想国
三 一路修行做教师
四 教师专业发展的锦孃妙计
在报告分享的过程中,王老师本身就具有感染力,整场报告让我们在座的每一个老师都受益匪浅,在第四个板块“教师专业发展的锦孃妙计”中,王君老师提到了教师成长的四个关键词,其中第一个关键词是激情。
王君老师说“任何一位优秀教师都是具有强烈自主发展意识的个体,也是特别善于学习的个体,任何被制度、被领导推着走的个体都不会成为优秀教师。”对此深表赞同,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忽然想到了教育行走,想到了教育行走的会场、想到了参加教育行走的来自全国各地的“美仁们”:年轻的老师也有、上岁数的老师也有,他们顶着台风“韦帕”即将登陆的危险、冒着三十五六度的高温,克服各种来自家庭、学校、自身等因素的阻碍,全程自费参加学习,有的老师为了省点钱,需要坐30多个小时的火车(比如新疆的老师),这不就是自身的内驱力所驱使吗?这不就是一种学习的激情吗?我想,只有从内心具有自主自发的学习意识、成长意识、进步意识,他才会想尽办法抓住一切学习的平台和机会,努力去追逐光。
第三个关键词是“韧性”。王君老师说,韧性就是持之以恒地做一件与眼前利益无关的事。我觉着阅读和写作就是与眼前利益无关的事,就是值得我们持续性坚持的一件事,可是我们有多少老师能自发自觉的去做呢?道理是简单的,付诸行动是困难的,但凡在事业上取得成绩的人都是舍得下一番苦功夫的人、都是懂得坚持的人。所谓聪明的人都是舍得下笨功夫的人,做任何事都需要坚持。
当代文学家、艺术家冯骥才说:“我彻悟到,人的力量主要还是要在自己的身上寻找。别人给你的力量不能持久,从自己身上找到的力量,再贯注到自己身上,才会受用终身。”王君老师在报告分享中上面说的那一段话和冯骥才老师的这段话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让学生自觉学习,我们老师本身是一个自觉学习者才对,当学习是发自我们内心的一种欲望、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习惯、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时,才会真正促进我们自身的成长。
学习是生命的精进。
2025.8.25
附:王君老师,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清华大学附属中学语文名师。入选“百年中国语文人博物馆”,入选“百年语文教改博物馆”,首届全国中语十大学术领军人物,全国教育改革先锋教师。省级优秀班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首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得者;“语文湿地”创建者,青春语文研究者,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出版专著25部。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文章24篇。语文教学探索和班主任工作探索在全国都有广泛影响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