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以前,我想明白了一件事:人如果要经营好自己的人生,必须直面压力,主动选择对自己而言更有挑战的生活。那天开始,我决定换一种新的活法:要过那种当下辛苦、每天都有压力、但是能看见未来的生活。下面是正题
——分割线——
【总结】一个月前,我报名了剽悍行动营,开始主动寻求有压力的生活。这一个月以来,每天都面临压力和挑战。虽然我在很多方面做的都不尽如人意,但也确实有很大的收获。最有收获的一点是,面对压力我可以很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绪,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去迎接每天的挑战。
形象点来说的话,就是我拥有一个不错的发动机,它能够提供稳定且持续的动力,不至于跑着跑着就抛锚。
【反思】这一个月以来需要自我反思的地方有很多,归结起来,都是自我管理上的问题,分为四个方面:时间管理,精力管理,情绪管理,三观管理。
我的时间管理是做的最差的,每天的做事和学习效率低到让人绝望。未来三个月,训练自己的专注与高效要作为首要任务。
精力管理,也就是个人的体力管理,这点也做的不好,在及格线上徘徊。未来一个月要做的就是,每天要有良好的睡眠质量,要保证一定量的身体锻炼。
我这一个月的情绪管理做的还不错,可以打九十分。这一个月只有一次沮丧的情绪,也要允许它偶尔出现一次。不必因为偶尔的坏情绪而焦虑,快速识别它,然后转移开就行。
三观管理的话,也是在持续进行中。这个话题说起来有点大,对我来说,它们都是随着个人成长在发展的。人是观念的产物,我选择新的活法也是三观的发展促成的。我的人生价值观其实很朴素:还没什么能力时,先做好自己的事,不给别人添麻烦。有了一定能力以后,去帮助别人解决一些麻烦。从混乱到有序,熵增到负熵,人的价值也是在这两个状态之间起作用。
【展望】
未来,我想要多爬几座山,多看几处风景。很多人在我这个年纪已经爬了一座又一座山,看过了很多壮阔的风景。但人不能和别人比,每个人都不一样,从基因到成长环境,千差万别。人应该和自己比。别人已经翻过了几座山,我是刚从悬崖下的深渊爬出来,那么大的差距,真要比起来得绝望到跳崖。
和自己比,同时也要训练自己用长线思维去思考。我当下必须要爬的山,是要用好自己的时间,要成为高效能的人。先翻过眼前的这座山,再确定要爬的下一座山。这座山可以高一点,一年爬不上去就用十年,十年爬不上就用三十年、五十年。努力工作到八十岁,至少也能看看半山腰的风景。
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这个答案别人给不了,意义是在自己行走的过程中发现的。懒汉的人生没有意义,因为他甚至懒得走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