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雁门太守行》赏析

作者: 空谷道人 | 来源:发表于2023-01-20 01:30 被阅读0次

称颂将士写歌行,削藩平叛见忠勇。

隐含作者封侯志,忠君报国抒豪情。

画面真切色浓艳,号角悠扬战鼓鸣。

战斗场景颇凄惨,胭脂如血染长城。

构成境界颇奇妙,将士神态在其中。

李白、李贺终一生,没到边塞望苍穹。

边塞诗歌写得好,艺术修养是真功。

间接生活作基础,亦能展示关隘雄。

作家何曾体会死,描写弥留若曾经。

天赋学识加努力,造境天然不迷朦。

《雁门太守行》古题,借用古题写军情。

“黑云压城城欲摧”,风烟滚滚覆其城。

来势凶猛不可挡,敌强我弱见分明。

沟池水浅城墙矮,命运陷入危难中。

“甲光向日金鳞开”,将士反而气势雄。

道道阳光耀金甲,鳞甲闪烁阵若龙。

威武强壮神气在,定将捷报寄京城。

“角声满天秋色里”,时间环境入心灵。

渲染更觉场景阔,四面八方阻冲锋。

挥旗压得胡尘起,“首身离兮心不惩”。

“塞上胭脂凝夜紫”,池水城墙已染红。

双方交战死多少,以血示意数不清。

侧写总比直观好,胆不寒来心不惊。

便于我方胜利后,追杀残敌意从容。

“半卷红旗临易水”,我军由守转进攻。

特种部队素质好,悄悄进军莫作声。

夜涉易水是用典,士兵个个如荆卿。

砍头也当风吹帽,小卒过河不回营。

“霜重鼓寒声不起”,我军将士攻敌城。

天也寒来地也冻,霜雪迷漫弓添硬。

鼓声沉闷杀声响,腰斩楼兰擒其命。

万事总要有原因,将士为何忠而勇。

“报君黄金台上意”,吾皇也与燕王通。

筑台置金待良士,天下谁人不精诚。

“提携玉龙为君死”,留得生前身后名。

玉龙宝剑将军有,以其将军说士兵。

军队作战愿效死,吾皇定然圣贤明。

诗题《雁门太守行》,描写残杀之场景。

就其一般情况讲,不宜色彩过鲜妍。

作家写日颇明亮,铠甲映耀光闪闪。

攻守不见肃杀气,你说新鲜不新鲜?

描写疆场大境界,给人感觉颇壮观。

然而取材闺中物,以其胭脂来点染。

想象诡谲又芳艳,您说稀罕不稀罕?

军中听声不见人,鼓声钝来角声远。

以此衬彼无痕迹,您说少见不少见?

缘是战后回味战,凝神痴思心才颤。

处处都藏反衬法,黑云对映白日暄。

女饰胭脂在闺阁,对应城墙角满天。

千军万马声势壮,势壮旗红却半卷。

鼓声沉闷天地寒,“提携玉龙”怒火燃。

构思想象玲珑巧,您说超凡不超凡?

大唐李贺独一帜,招引后人万百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贺《雁门太守行》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enf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