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英语学习伴随着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涯,幼儿园要学、中小学要学、大学更要学,考研要英语、考博要英语、评级评职还要英语,想找个好一点的工作不是托福雅思,就是商务、四六级。但苦于没有好的语言环境和学习习惯,很多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并不明显。这里笔者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如何快速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本文针对的群体是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的英语学习群体,学霸型学生请忽视。
首先我谈谈自己英语学习的经历。笔者那时候小学是没有英语教学的,英语的启蒙教育是从初中开始的。那时候的英语学习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记单词,早自习记单词,晚自习记单词。可是到头来英语学习还是一窍不通,说到底就是单词没记住!所以那时候我的英语成绩从没有超过40分!最尴尬的是有一次考试我连goodbye都写错了,写成了goodbey!老师点名批评,现在想起来都满脸发烫。初二的时候我转了一个学校,到了一所重点中学的附属学校,那里的学生都是选拔上来的,基础很好,毫无疑问我的成绩总是倒数。初中阶段我的英语学习说实话没有什么太深的印象,最深的印象就是记单词,但是感觉也没记住多少单词。中考后同学给了我一本英语语法书,整个暑假我上厕所都带着它看,那时候并不是多喜欢学习英语,而是那时候没有智能手机,上厕所太无聊。就这样我慢慢的了解了各种时态、各种从句。英语学习的转折点应该是在高中,从高中开始我的英语成绩有了明显的提升。
高中英语之所以提升比较快,我觉得最主要的是遇到了两位好老师,从而激发了自己的学习兴趣。高一的英语老师是一位刚毕业的示范生,分配到我们学校。那时候英语老师推荐我们买一本字典,并且亲自推荐了一本盗版的英汉字典,我还记得这本字典花了我18块,但是这本字典陪伴了我3年,现在还保存在我房间,已经破烂不堪。那时候我的英语基础较差,书上很多单词都不认识,于是自己就慢慢查字典,把课文上的每一个单词都弄懂,还经常参与老师的提问,尽管时常答错。我觉得整个高中阶段是12本英语教材,5本必修,5本选修,其实没有所谓的必修选修,都要上。高一阶段通过自己的积累,英语成绩基本能达到70-80分(总分150),对于大家来说这个成绩并不算太好,对我来说真的不错了。高二分文理之后,我对于英语的学习并没有放松,继续按照之前的策略,把教材中看不懂的单词一个个标出来,早上把每一篇精读课文都读一遍。高中的时候我们学校已经有外教了,我还试着经常给外教写邮件。我的高考英语成绩后来是102分。
在大学里面我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我还是会按照高中的学习方法把书本彻底搞懂,我的大学课本上依然标着很多的汉子注释和音标。还参加了一个英语兴趣学习班,主要是朗读和喜剧表演。因为我读的是机械专业,其实大家英语基础都不太好,那时候我的英语成绩基本是班上第一。因为快速阅读、精读都是考的书上,听力考的是四级历年真题,书本我学的很透彻,所以基本不担心考试。大一也一次性通过了四级,分数442。
大学毕业以后,我报考了硕士研究生,因为那时候参加完公务员考试后到了11月多,时候并不充分。考研英语又是难点和重点。于是我买了一本黄壳书,相信参加了考研的同学都有了解,自己每天去图书馆学习。这段时间真的是对我打击颇大,做真题我真的没一次超过20分的,阅读最多只能对三题。好多真题的单词都不认识,考研的英语跟四级真的不是一个层面的,好多次都想放弃考试。后来自己咬着牙,每做完一张真题就把试卷上的所有单词按照之前的学习方法,都查清词意,拿着真题的素材反复阅读,真题的句子反复看。还有就是看了很多的作文模板(考试时并没有完全套用,只是借鉴了部分句子结构)。可以说研究生考试的大部分的复习时间我都放在了英语学习上,考研成绩出来后英语成绩英语52分,也算没有辜负自己的付出。

研究生阶段的英语学习也并没有放松,主要是有专业英语,还有六级任务,外文文献。学习的方法跟之前一样就是不断的阅读课本。我记得研究生阶段我可以把一遍700多词的英文文章读到背下来。听力的话老师总是拿一些VOA的听力素材来磨我们耳朵,要把素材中每一个单词听出来。当然自己还看了许多的课外素材,我通读了《傲慢与偏见》、《马拉拉自传》这两部相对不怎么难的英文原著。研究生第一学期参加英语六级考试,分数464。
通过自己英语学习的情况,成绩的提升与改善,主要有这么几个点。首先是学习兴趣。英语学习兴趣很重要,兴趣提升求知欲,求知欲又促使我们想办法不断的去学习那些不了解的知识。当时一篇文章基本没有几个认识的单词,学习起来很困难,没有学习兴趣,没有求知欲,可能自己早就放弃了。其次是学习方法。对于我来讲其实记单词很费劲,所以我就用阅读来代替了记单词,虽然这个办法有一些局限性,比如自己的写作能力很差,四六级的考试阅读可以达到200分,但是写作只能达到110多分。但是不可否认,不断的阅读对英语学习是一个很好的积累过程。最后是坚持。其实语言的学习是最容易的。就现在来看,我也认为英语的学习比其他科目要简单的多,除了积累没有太多的技巧,虽然积累的形式因人而异,但是这是语言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