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先苦后甜?
作者说,先苦后甜,就是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
这段话要成立显然要基于两个前提,第一,解决问题时面对的痛苦要小于问题带来的痛苦;第二,问题解决后享有的快乐要大于贪图安逸时所拥有的快乐。
是的,问题不解决时显然会带来痛苦,但面对问题并企图解决问题时同样会带来痛苦,这痛苦来源于你放弃了暂时的安逸与享受,来源于你对问题的恐惧。
所以,人生苦海无边,这实在是一个伟大的真理。
那么,解决问题时带来的痛苦必然会小于问题带来的痛苦么?问题解决后享有的快乐必然会大于贪图安逸时所拥有的快乐么?
如果答案是YES,社会上很多声音告诉我答案是YES,那么为什么还会有很多人,包括我,在很多时候会不愿意放弃暂时的安逸呢?
仅仅是一句没有自制力就能解释的事么?
忘了是哪本书了,里面说远古时代的人们在很多情况下必须很快做出决定,注重眼前,比如捕猎时,稍微思考时间长一点就有可能被动物袭击命丧黄泉。这种思考模式帮助了人类的存活,因此得以一代代继承下来。
所以,好像和人脑的遗传下来的思考方式有关系,但书上也说,这种方式,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了。
我能想到的第二个原因,就是在当下,贪图安逸时的快乐触手可及,它在当下人心目中的量感是大于那不知什么时候才会出现的解决问题的快乐的。
暂时想不到第三个原因。
好吧,无法否认,说是被社会声音洗脑也罢,但结合我自己的人生经历来看,答案确实是YES。
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是怎么才能更有效地放弃暂时的安逸而不被其迷惑了。
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