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樊登老师说过,孩子究其一生,都在寻找自己的价值。而我在家里听过很多次的话是“你不行”。

“当情绪流动的时候,疗愈就开始了。”很多事情很多情感我们平时不去触碰,并不代表不存在。关系里有哪些让自己觉得不舒服的地方?妈妈是强势而大气的人,对我更多的是信任是撒手。我一方面骄傲着自己的独立,一方面又羡慕着高中时每逢周末那些提着饭盒在楼下等孩子的家长群。大学里室友和妈妈每天通话,大事小事事无巨细。而我一周打一次电话也不过十几秒钟。曾经有一段时间,弟弟问我:为什么每次回家进门连爸妈都不叫?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毕业时选择了远离,我不喜欢他们干预我太多。但同时随着岁月的增长,又强烈感受到他们对于子女的需要。自己又做不到端茶送水嘘寒问暖。两年前的冬天,妈妈同癌症抗争五年后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是她同我的链接依然在,在她面前,我永远是那个自卑的孩子。爸爸是个心里有爱但不会表达的人,每次听说我们要回去,跑好几趟市场买我们爱吃的东西,做孩子喜欢吃的排骨,红烧肉;但他也会当着我们的面用很难听的话挖苦我们。妈妈走的时候,老乡大娘们嘱咐我,好好孝顺爸爸。这几年,我做到了吗?
也许,这就是我心里的纠结。很想像别的女儿一样,在父母面前撒娇体贴当棉袄。可是,每次回去,还是吃喝完毕撒腿走人。
妈妈曾经说过我不会疼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