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早上洗脸的时候,突然蹦出一个想法,一年多困在这场婚姻里,觉得离也离不了过也过不好,其实是自己进入了思维的误区。
离也好过也好都不过是自己的一个选择。
如果就感情而言,分开是一种选择,既然没了感情,当然是分开。
如果就利益而言,考量养育孩子的成本,考量经济,也可以选择不分,毕竟有个爸跟没个爸还是挺有区别的,周末有人做饭有人帮着带娃,这也是现实利益考虑。
如果就心情而言,我觉得这个是最主要的,也是唯一考量标准。如果不断内耗,感受家庭气氛的压抑,那就选择分开。实在没必要耗下去,人生短短几十年,如果在一起不能带来正向积极的作用,那就需要及时止损。
02/
很多时候,不是生活无法让你选择,而是我们忽略了自己本身具备选择的权利。
无论多难的境地,我们都具备选择的权利。
有的人把自己困在里面,感叹命运的不公。
啥是“命运”?
关于命运,一直有很多观点,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也有人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总感觉有很多无奈在里面,是我的命如此。
孔子言:“五十知天命”,并不是说人到了五十岁,就要放弃努力,听天由命。而是五十岁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顺应天命,努力作为但不追求特定的结果。
最差的“命运”,就是把所有的一切归于外因,我遇人不淑,都是对方的错,我怎么这么倒霉,然后任自己在泥潭里越陷越深。
永远不要忘记,我们都有选择的权利,可以接受命运的不公,也可以努力作为。
03/
最近情绪低落的时候,会问自己一句话:“这件事是在我的关注圈,还是影响圈?”这是我拉自己出情绪泥潭,最有用的一句话。
《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提到两个概念,影响圈和关注圈。
“关注圈”是指我们日常所关注的事情,如健康、家庭、事业、环境、时事、新闻、娱乐、八卦等等。
老公出轨、行业衰退、孩子学业,这些我们关注,但不是我们努力就有结果的。
而“影响圈”则是在我们的“关注圈”之内、个人能力所能影响的事情。
我们如何处理关系,如何学习,提升自己,情绪调节,这是我们可以努力并且控制的。
把对他人的关注转到自己身上,是走出情绪泥潭最好的方式。
2025年,重新开始,阅读写作,只有内心的富足,才能让自己有能力抵御外在的风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