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你一定会成功的信念,同时,要面对现实中最残忍的事实,不论有多大困难,不论它们是什么。
精神多了!
郭德纲说:自从得了精神病,我就精神多了;我说:自从接受了自己正日渐衰老,我就年轻多了。
这样说有些戏谑,但这的确是我对“斯托克代尔悖论”的理解:我坚信自己永远年轻,同时,始终坦然接受眼花、皱纹、头发白等不可改变的现实;我秉持信念,更讲求原则。
美国海军上将斯托克代尔在越战期间成为战俘,被关押长达8年后活下来并获得了崇高的荣誉。有人问他哪些人最终死在了战俘营,他的回答出人意料——竟然是那些乐观主义者!
“这些人会说:‘圣诞之前,我们一定能出去。’圣诞节会到来,然后过了。他们又说:‘复活节之前,我们一定能出去。’复活节也到来了,也过了。然后是感恩节,然后又是圣诞节。最后,他们抑郁而终。”斯托克代尔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训。你不能把信念与原则搞混,信念是你一定会成功——这点你可千万不要失去了——而原则是你一定要面对现状中最残忍的事实,无论它们是什么。”
当我在吉姆·柯林斯的名著《从优秀到卓越》中读到这一段(第98页)时,头脑中立马出现了弗兰克尔在《活出生命的意义》(第91页)中所描述过的:
集中营在1944年圣诞节至1945年圣诞节的死亡率是最高的。……原因不在于劳动强度增大,也不在于食物短缺或气候寒冷,甚至不是因为出现了新的流行病,而是由于多数犯人都天真地以为能在圣诞节前回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可能性越来越小,犯人失去了勇气,变得沮丧起来。这严重减弱了他们身体的抵抗力,导致许多人死亡。
没有希望就没有失望,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没有期待就没有沮丧,期待越强,沮丧越深。
可,人怎能没有希望和期待?真是一个悖论啊!
当有人说读了这本书就可以卓越时,我就读了!
正如柯林斯所言,“斯托克代尔悖论是所有创造奇迹之人的一个缩影,不论是主导自己的生活,还是领导他人。”对此,弗兰克尔说的更清晰一些:
人的独特之处在于只有人才能着眼于未来。在极端困难的时刻,这就是他的救赎之道,不过他得迫使自己将精神专注于此。
对自己的未来丧失信心的犯人,注定要走向毁灭。由于他对未来失去了信念,他也就丧失了对精神的把握。他自甘堕落,成为行尸走肉。
凡是了解人的心理状态,了解他的勇气和希望或者缺乏勇气和希望于他自身免疫力有紧密联系的人都理解,突然失去希望和勇气会导致死亡。
要想恢复犯人内在的力量,必须首先让他看到未来的某个目标。尼采说过:“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这可以作为所有心理治疗师的座右铭。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在生活态度上来个根本的转变。我们需要了解自身,而且需要说服那些绝望的人:我们期望生活给予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活对我们有什么期望。我们不应该再问生活的意义是什么,而应该像那些每时每刻都被生活质问的人那样去思考自身。我们的回答不是说与想,而是采取正确的行动。生命最终意味着承担与接受所有的挑战,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这一巨大责任。
如果你发现经受磨难是命中注定的,那你就应当把经受磨难作为自己独特的任务。你必须承认,即使在经受磨难时,你也是独特的、孤独的一个人。没有人能够解除你的磨难,替代你的痛苦。你独特的机会就依存于自己承受重负的方式之中。……这样的想法绝非脱离实际的臆想,这也是唯一能帮助我们解脱的想法。它使我们免于绝望,哪怕是处于看似毫无希望之时。我们早就过了质问生命意义的阶段,已经不是天真地想通过积极地创造某种有价值的东西实现某个目标的年龄了。对我们来说,生命的意义包含着从生到死受苦受难这一更广阔的循环。
今晨的涂鸦算是一篇读书笔记,自己的东西太少摘抄的太多。现在打住,允许我再将斯托克代尔悖论(Stockdale Paradox)清晰地表达一下——
坚持你一定会成功的信念,同时,要面对现实中最残忍的事实,不论有多大困难,不论它们是什么。
请注意那个关键词叫“同时”,而不是“但是”或其它!
每天都是我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同时,我始终都是老年人当中最年轻那一个!
世界上没有悖论,悖论只存在于逻辑。














网友评论
坚持你一定会成功的信念,同时,要面对现实中最残忍的事实,不论有多大困难,不论它们是什么。
昨天家庭教育讲座上,我看到家长们眼神里充满了对孩子的希望与期待。讲座结束之后很多家长与我交流,又表达了内心深处的焦虑和沮丧,这里先送上李老师的一句话——坚持你一定会成功的信念,同时,要面对现实中最残忍的事实,不论有多大困难,不论它们是什么。家庭教育更需要您的坚持你一定会教育好孩子的信念,并不停学习,无论面对什么,耐心下来,静待花开。别太着急[拥抱]
昨天家庭教育讲座上,我看到家长们眼神里充满了对孩子的希望与期待。讲座结束之后很多家长与我交流,又表达了内心深处的焦虑和沮丧,这里先送上李老师的一句话——坚持你一定会成功的信念,同时,要面对现实中最残忍的事实,不论有多大困难,不论它们是什么。家庭教育更需要您的坚持你一定会教育好孩子的信念,并不停学习,无论面对什么,耐心下来,静待花开。别太着急[拥抱]
再后来,随着对生活认识的不断加深,我开始明白,很多事情怎么想和怎么做是并行不悖的,你可以把世界想得很美好,同时,也要不惮于人性之恶;你可以对爱情抱有向往,同时,也要明白人心之易变......
我们需要信念的支撑,以便对这个世界抱有最大的善意与热情,同时,我们也需要对现实的复杂和艰难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这个世界不会按照我们希望的那样运行,同时,我们的信念又可以改变很多事情。这两者的关系既非对立,也非转折,而是同时呈现,相互作用的。
人心无比辽阔,世界复杂多变,一切的包罗万象,都在我们内在和外在交织上演,能够同时容纳两套系统,说明我们在走向成熟。
自律自律自律!!!
坚持你一定会成功的信念,同时,要面对现实中最残忍的事实,不论有多大困难,不论它们是什么。
想起我父亲总对我说的“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
没有成功不是伴随着困难,我们看到了别人风淡云轻地描述自己的成功,便相信了他们,当遇到一点点困难,便动摇了信念。既要坚持信念,又要面对困难。能够面对困难时,成功也就在不远处招手了。
直面生活的残酷,我依然笑对生活。这真是一种超然的境界!又高了一个层次。
https://www.jianshu.com/p/e11fa893e449
🤔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胸中没有大目标,一根稻草压断腰;胸中有了大目标,泰山压顶不弯腰。
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这段话让我泪流满面。
父亲的癌症,还有自己七年来当妈妈的愿望,就是靠这句话所提及的信念,让生活仍然有滋有味的。
人的独特之处在于只有人才能着眼于未来。在极端困难的时刻,这就是他的救赎之道,不过他得迫使自己将精神专注于此。
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我们的回答不是说与想,而是采取正确的行动。生命最终意味着承担与接受所有的挑战,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这一巨大责任。
如果你发现经受磨难是命中注定的,那你就应当把经受磨难作为自己独特的任务。你必须承认,即使在经受磨难时,你也是独特的、孤独的一个人。没有人能够解除你的磨难,替代你的痛苦。你独特的机会就依存于自己承受重负的方式之中。……这样的想法绝非脱离实际的臆想,这也是唯一能帮助我们解脱的想法。它使我们免于绝望,哪怕是处于看似毫无希望之时。
满满的正能量
这个我喜欢,拿来作座右铭
一切皆依你而定!
“活下去,像牲口一样活下去!”《芙蓉镇》里的姜文,这样吼着嘱咐他的女人,他在扫街的时候抱着他的女人拿着扫帚跳华尔兹,看得我热泪盈眶。
坚信活下去,同时接受像牲口一样的方式,如此震撼,跳华尔兹成为必然。
—— 感恩生活中的困难
人生是一种过程,活好过程,结果还会那么重要吗?
“军装退下,军魂永驻”——于丽萍(本次训练营)
信仰
宗教
这些精神支柱,总能催生坚持、意志力、创造力,总能让人想到古今中屡遭磨难受人敬仰的人:
曼德拉: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反动时,我已经清楚,我已把悲痛和怨恨就在身后,如若不是这样,那么我其实仍留在狱中。
弗兰克尔:《活出生命的意义》
……
十五年前相对于现在年轻,活力,对未来充满期待与向往,随着生活的磨练,会有怀疑,会有迷茫,但当再翻看以前的照片,回忆过往时,忽然看到原来那个信念一直在,只是在记忆的深处需要我们去发现。
斯托克代尔悖论是说坚持一定会成功的信念,要面对现实中最残忍的事,不论有多大困难,不论它们是什么。
――为什么我理解的说的是一回事呢?🙏求各位老师们指导……
是不贴切的。最后抑郁而终,怎么会是“乐观主义者”呢?乐观主义者会抑郁吗?会因抑郁而终吗?
当他们开始抑郁的时候,根本就不是“乐观主义者”了,所以当他们“终”的时候,也不该被定义为“乐观主义者”。
前路之所以有阴影,是因为阳光一直都在你背后!
我四十多岁了,在年轻人面前,我正在老去。但是在父母辈面前,我又如此年轻。
人老心不老。老王觉得自己刚过了18了呢🤔
昨天下午,跟伙伴争论一个问题——我们活着是为了追求幸福快乐的生活,在追求的过程中,一定都是幸福和快乐吗?他认为人所定的每一个目标都应该是为了活出幸福和快乐,在行动过程中就不会觉得苦。
成长必定伴随着痛苦和挫折,我们追求幸福,却不见得全都是幸福和快乐。我认为实现目标,必定伴随着意志行为,必定伴随着克服痛苦与挫折。
要对未来充满希望,实现希望的路途却是充满坎坷的。
人生就像过关打怪,跟一个怪兽躲猫猫,在那一关上,你就永远跟它在没完没了的纠缠中。接受是改变的开始,只有面对它,才能处理它,最终放下它。也就撂倒一个又一个怪兽,过关升级。
我喜欢那些内心充满喜悦和成长意识的生命,他们哪怕活到一百岁,也是热腾腾的充满活力和魅力。
说白了,就像老师一样,活的树老根不老,人老心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