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学时,每天最快乐地就是跟着大队广播里的音乐节奏,一蹦一跳地往回跑。时而跑,时而跳,时而蹲下来,看看路边的小花。
肚子饿了,就没有心情看路边的风景,只是急匆匆地跑回家,想填饱肚子。
看到哪家的房子顶上,冒着炊烟,心里就会感到莫名的安全感,很温馨。空气中飘着米饭的香味,各种味道的菜香。
母亲的厨艺是我们家公认的“好”,她最喜欢给我们做的就是锅边馍。很大的铁锅架在灶台上,用柴火把锅烧热后,放入适量的油,加上五花肉爆香后,加水、加喜欢的土豆、四季豆一起红烧,焖熟。
在五花肉快熟的时候,把已经和好的面贴在铁锅四周,待到馍熟,菜也熟了。然后就是起锅装碗,可以痛快地吃上一顿了。
那时候,家里几乎没有几个盘子,装菜都是用大碗装,一碗一碗地端出来。只有在除夕夜或者招待客人时,才把盘子拿出来用。
由于当时的物质条件都不充裕,大部分人家一周只吃一顿肉,还是等着家里上学的孩子回家以后,全家人围坐在桌子上一起吃。
最喜欢就是哪家人办喜事,可以吃很多平时吃不到的美食。像什么炸汤圆、油果子、炸虾片等等,偶尔还会在厨房里东望西望,嬢嬢姐姐们见到,就知道是嘴馋了,边打趣地笑说着,边把好吃的送到我们手里。
这样的快乐无邪的日子,随着日渐长大后,就不复再现。
现在回到乡里,再也找不到儿时馋美食的感觉了,但那熟悉的烟火气依然在。看着哪家屋顶冒出白烟,也会感到莫名的温暖,最美不过那寻常人家的烟火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