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父的山庄情怀

作者: 耿平海 | 来源:发表于2019-04-02 09:08 被阅读105次

        叔父今年85岁,在我们人老几辈算是高寿了。二十年前,我就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我们家族中,父辈这一代男性为啥活不过女性,而且已故的十六位叔伯,一撮一撮像割韭菜一样,大多六十岁左右就被阎王收走了,我的父亲仅活了53岁,叔父是健在的三个当中最年长的。倒是五个姑姑,四个都活了八十多岁,目前两个姑姑还健在:一个八十三岁,一个快九十了。你说是出力过头、积劳成疾而亡,叔父是出力最大的,大半辈子几乎都是在“山里头”度过的,而且干活有“拼命三郎”之称,一般年轻人都难匹敌。你说心态好、不操心,叔父性格最倔、脾气最暴,要养育六个儿女,还要伺候多年卧床不起的娘娘(婶婶),能不伤神费力嘛!因此,长寿一词在叔父这儿,是无规律可循的,是没有秘诀的。倒是有一点最可信,叔父大名树寿,小名永寿,不长寿都“不负盛名”了。

叔父自画像

      叔父上有三个姐姐,两个哥哥,他排行老末,个子近一米八,高喉咙大嗓门,其形象、气质和爷爷极为相近,唯一比不上爷爷的是不识字、没文化。爷爷是什么人物?记得小时候,人们常称呼“三保管”,就是现在你到永寿县城及乾县周边,提起“三保管”,年长的大多都知道,可见爷爷的能耐和威望。其实爷爷在家排行老三,在赌场做“保管”,也就是现在的CEO。在解放前算是很厉害了,我们也算“富三代”了!?要不,我的二姑、三姑都嫁得好,不是财东(资本家)就是地主,要么是潜力股大学生。所以可以想像,叔父小时候起码是没太受罪的,没念书可能是调皮捣蛋,要么是赶上兵荒马乱。

      六七十年代,我们队上的山庄地,由近及远有:杨家山、高峪岭、黄家湾、斜儿岭、商家沟等,当时队上是根据每家情况轮流选派,农忙时社员统一上山收种。年轻人不愿去,老的都想逃离,因为包山庄,太苦太累,吃水下沟底挑,收麦子、搬包谷全靠肩膀扛。我们家和大伯家都包过山庄,印象中叔父包的地方最多,呆的时间最长。包山庄虽然太苦太累,如同监狱改造牢犯一样,但好处是相对自由,娃多负担重的,可以偷偷开点荒地,种些萝卜、白菜、洋芋什么的。在那个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这算是最大的开恩了。叔父在山上独行惯了,也尝到了一些甜头。到了八十年代,土地承包到户,山庄都抓阄分户了,叔父仍不肯下山,后来又包了外村的地,其实多半是自己开垦的荒地。平时一个人自由自在,农忙季节哥、弟还有家门邻里帮忙。叔父在山里久了,性情暴烈,粗犷豪迈,孩子们干活慢了,或不中他意了,吆天呵地,一点脸面都不给。我那时还小,几个哥挨训挨骂那是家常便饭了。我曾经也被骂过,说我干活笨,不长脑子。叔父包山庄持续十几年,他包山庄,一家人跟着受累,孩子礼拜天要上山,暑假全在山上干活。1988年,农村经济好起来,加上叔父年纪大了,在孩子们的极力劝住下,他很不情愿的依依不舍地“解甲归田”了。在包山庄那些年,叔父家的光景比我们好很多,孩子们也没有忍饥挨饿,但多年后回头再看,有得必有失,娘娘多年在山里阴冷潮湿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后半生几乎是在病床上度过。唯一好处是,叔父家孩子独立性强,万事不求人。比如做饭,男娃女娃个个都会,而且自立能力强。不像我们兄弟,啥都靠父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1978年,叔父的老大、我的堂哥,高考恢复后第一年考上了中专,就这每年寒暑假放学,上山种地,阔稍子、拉硬柴,以至参加工作多年后当了局长,照样回家犁地、摆麦、扬场啥农活都干。

叔父(右)和婊哥的合影

        斜儿岭山庄,位于槐山东北方向,木塔塔处有条小路朝北十五里就到了。离家四五十里路,步行需五六个小时。叔父在这儿一呆就是十多年。这里的沟沟唠唠,豁豁梁梁,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撒下了他辛勤的汗水。斜儿岭这个贫瘠的一毛不拔的荒山野岭,解放前后曾是土匪出没、逃犯藏匿的地方,却成了叔父一辈子流连不舍的生活之所,成了他永远诉说不完的故事。正是叔父那些年的开荒拓土,辛勤耕耘,一大家人躲过了饥荒年景,过着相对殷实的生活。虽说起得比鸡早,出得是牛力,但一切都是非常值得的。

        叔父“下山”后,过上了舒适安逸的生活,可他闲不住,享不了这清福,隔三差五总要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山,沟沟坎坎,坡坡梁梁,走走看看,他栽的树已成了一片林,这是他最欣慰的。开垦的荒地又成了荒地,他不停地叹息……一年后他又来了,这次是骑电摩来的,好比他的双腿装上了轮子,想来就来了。娘娘和孩子劝他不要去了,他说睡不着,看一眼心就不烦了。再后来,这里成了教育下一代的示范基地,堂哥不时带上女儿及单位的人来,叔父成了向导和引路人。叔父乐此不疲。再再后来,退耕还林山封了,路没有了,杂草一人多高,山里头没人了,鸟儿都插翅难飞了。前两年,叔父感觉到他一天不如一天,非要堂哥陪他再次进山。这次进山,如同重走长征路一样艰险,但还是圆了八十岁老人的一个梦想。

        斜儿岭山庄,叔父永远的家!永远割舍不下的情怀!

相关文章

  • 叔父的山庄情怀

    叔父今年85岁,在我们人老几辈算是高寿了。二十年前,我就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我们家族中,父辈这一代男性为啥...

  • 我的叔父(上)

    山庄情怀 叔父今年85岁,在我们人老几辈算是高寿了。二十年前,我就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我们家族中,父...

  • 情深不负(71圆满)我们结婚啦『忘羡/现代』

    第二天,叔父和大哥到他们家看蓝湛,魏婴交了一份满分的答卷,叔父对他是越来越喜欢了。 一个月后,叔父、大哥到山庄提亲...

  • 叔父情怀《修改版》

    叔父情怀 文/贾宋海纳百川 我是镇平贾宋薛关徐营村人,自小丧父,母亲是一位智障的哑巴。我父亲名叫徐炳江,他有两位好...

  • 《回乡小札记》(三十四)叔父情怀

    《回乡小札记》 (三十四)叔父情怀 作者:徐志海 我是镇平贾宋人,自小丧父,...

  • 欧公孝

    欧公孝义文化园, 不忘叔父恩一片。 殷殷情怀尤挂牵, 历历在目浮眼前。 四岁丧父行难艰, 寄托叔父感慨千。 遥想当...

  • 长短世界,心灵鸡汤(十一)叔父!情怀

    叔父!情怀 贾宋海纳百川 叔父,你是国字形脸。浓浓的眉毛,大垂耳,相征着富贵。宇眉之间,透露着些许的煞气和不消一顾...

  • 我的叔父(下)

    苦乐人生 1988年,叔父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他朝夕相处、日思夜梦的斜儿岭山庄,开始了他后半生的苦乐人生。 ...

  • 叔父

    叔父,我们从小叫他小爷叔。老张家排行第五,比我爸小,底下还有一个小姑妈。叔父姓叶,不姓张。因为叔父幼年的时...

  • 我的叔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叔父的山庄情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fni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