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姐姐家回来,刚吃过早饭,到楼上去准备洗衣服。突然听见外面有吵吵嚷嚷的声音,正要出去看个究竟,儿子说:“可能是后面的(邻居)在搞事情”,这又怎么啦?

对面的邻居一家住着五口三代人。公公婆婆才五十来岁,善良,勤劳,能干,承包了二十亩地种菜;前年娶了个漂亮的儿媳妇,去年生了个聪明可爱的大胖孙子;儿子也争气肯干,出去打工一天挣三百块钱。按说这是一个幸福的家庭,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每隔一段时间就闹一场气。在一块过日子,都难免有磕磕碰碰,别人生气吵过闹过三两天就烟消云散了,而他们家就不同了。每次小两口吵架,媳妇回娘家少则十天半月,多则一两个月,需三番五次的去劝和才罢休。春天,正是摘菜的大忙季节,儿媳妇生气回了娘家,丢下一个几个月大的孩子,婆婆纵有三头六臂也顾不及地里、孩子、洗衣、做饭……每天忙的焦头烂额。更糟的是,孩子生病了发烧烂嘴,哭闹不止,婆婆着急上火,也起了满嘴的泡,看着真是让人揪心。 孩子住院了,媳妇愣是没回来瞅瞅,直到过了一段时间才算了结。

这次不知因何原因,小两口拌嘴,媳妇半夜走了,婆婆带着孩子大半夜的穿过高高的玉米棵(kuo)夹着的田间小道追到娘家也没有找着人。这不第二天,娘家来人了,要找闺女,说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怀疑婆家给害死,扔到河里井里啦。对方亲家不肯坐下来谈两个孩子的事,就在门外两亲家嚷嚷起来了。话赶话的,都在气头上,就毫不客气的该说啥说啥了。到了这个份上,媳妇是无论如何也不肯回来了,最后办理了离婚手续。孩子留给了男方,由孩子的奶奶照顾。

结婚不止是两个人搬到一起居住,要考虑到两个人生活习惯和成长环境的差异,要学会互相体谅和包容。离婚也不仅是两个人分开居住那么简单,受伤害的是彼此以及他们背后的家人,更让人揪心的是无辜的孩子,被迫失去爸爸或者妈妈。
再和谐的夫妻也有拌嘴磨牙的时候,俗话说得好“床头吵架床尾和”,不能没完没了的闹,否则再深的感情也有疲倦的时候。还有就是双方父母不能掺和,本来没多大的事,父母一参与就不是两个人的事啦,只会越闹越大。
在这个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时代,夫妻吵架有风险,离婚需谨慎,否则必有一方后悔莫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