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愿你常怀赤子之心,永远明亮少年
少年,现代是指童年与青年之间的年纪以及这样年纪的人。童年的结束一般定义为小升初,而青年则是以十八岁成人礼为界。童年有六一儿童节,青年有五四青年节,节日的确定就是形象的确定,儿童节是祝福儿童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而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这都是鲜明的形象特征,那么少年呢,有说法是儿童节是少年儿童的节日,但少年和儿童真的是不同指代内容,是有明显的区分。
到底什么是少年时代的特征,从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可以看出一二。很多人讲这是一部儿童电影,因为主角就是一个小孩。但我认为,这应该是一部少年电影,主角应该是那个出场不到5分钟的大哪吒。之所以一直以儿童形象出场,因为他的内心就是一个拽拽的小孩,少年的特点在小哪吒的身上都能找到。
逐渐成长起来的独立意识
这个表现为对世俗的不懈和对个人权利的坚决维护,甚至是执念。父母说学仙术是重点,位列仙班才是正道,我偏瞧不上。你们认为我是怪物,好,我见一个打你们一个,遇到偏见和歧视,我还以暴力。
以前被关在家里时,还会被父母的言语所哄住。但是一天天长大之后,有了自己的思想和判断能力,父母的哄骗就成了敷衍了事,即使背后包含着浓浓的关爱。
“我已不是小孩”的意识一旦出现,那就已经成长为少年了,三言两语的许诺,更像是一种蔑视。更看重平等的,真诚的对话,也可以说是尊重。我已经是大人了,古惑仔电影里的帅气动作,甚至口红和高跟鞋,都是来自成人世界的信号,或者是自认为的标志。
渴望得到接受、认可
从影片中可以看到,哪吒外表一副拽拽的玩世不恭,是因为小时候被众人当作妖怪去排挤,从而在内心筑起的防护墙。虽然抵抗外界的异样眼光,但还是渴望得到众人特别是父亲的认可。
因为每次父亲总是不听分辨,就直接判定是哪吒的错,就要关起来。所以在面对敖丙的善意,被误解很久的哪吒激动地流下眼泪,还自觉丢人不已,尴尬的去打碎石头。
像不像那个一句话也不愿多说,但是在意的人给以关怀之后,偷偷弯起嘴角的你,那个别别扭扭的少年的你。
保持蓬勃而纯净的心
哪吒从一开始的游戏人间,不在乎生命的可贵,到最后为了陈塘关的百姓而牺牲自己,他讲不出什么大道理,但是他有一颗真正的赤子之心。现在的少年,还没有开始为生活奔波所累,人间道义在他们看来要么遥不可及要么不屑一顾,做事全凭本心。对,就是因为年轻,所以有无限的可能,也有试错的机会,即使莽撞之下需要付出代价,那也是蓬勃的鲜艳的少年啊。
就像《灌篮高手》里的三井,因个人原因错失比赛,从而自暴自弃,又因为热爱而重回篮球队,“教练,我想打篮球……”这是三井寿希望回到篮球队时向安西教练说的一句话,也是《灌篮高手》中经典台词之一,《直到世界的尽头》也成为三井寿的印象曲。
所谓怀旧,怀念的都是从前的那个自己,那个“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自己,纯粹积极的自己。大道至简,简单的快乐是人追求的归宿,就像灌篮高手里又拿下一分的欢呼,像哪吒和敖丙踢毽子的温暖,都是少年时期,那个快乐的自己。
此心安处是吾乡,愿你出走半生,常怀赤子之心,归来仍是明亮少年,心中信念丝毫不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