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本书,看意识形态、人性与生死

一本书,看意识形态、人性与生死

作者: 努力当个好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7-11-16 17:55 被阅读0次

      “我时常觉得,简单和呆板的事实不见得会比人们模糊的感受、传言和想象更接近真相。为什么要强调这些事实呢,这只会掩盖我们的感受而已。从事实当中衍生出的这些感受,以及这些感受的演变过程,才是令我着迷的。我会试着找出这些感受,收集这些感受,并将其仔细保护起来。 …… 书中的人已经见过他人未知的事物。我觉得自己像是在记录着未来。”

      ——斯韦特兰娜·亚历山大洛夫·娜阿列克谢耶维奇(白俄罗斯作家,1948-)

      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23分58秒,位于乌克兰北部、毗邻白俄罗斯南部边境的切尔诺贝利核电厂四号反应炉发生爆炸,释放出的辐射量相当于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放的两颗原子弹之和的100倍至500倍(此数据众说纷纭),但毫无疑问,切尔诺贝利核灾是二十世纪乃至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科技浩劫。

图片中间的大坑就是事故中爆炸的4号反应堆所在位置

      我用两天时间读完了白俄罗斯女作家S.A.阿列克谢耶维奇的纪实文学作品《来自切尔诺贝力的声音》。在刚读完作为序幕的第一个故事时,我就特别想把这本书推荐给所有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朋友。这是一部复调体的纪实文学作品,复调,简单说,就是作品中多个人物以不同视角描述同一事件,最终并不形成一个统一的结论。这里,我不转述其中任何一个故事给大家,因为我一向不喜欢剧透,更不想剥夺书中任何一个人物亲自讲述的权利。

      聆听书中每个人物的讲述,惊心动魄、唏嘘、感动、庆幸,然而,我并不感到意外。我不认为哪个国家和她的国民在遭遇同样的灾难时能够表现得更好或者更糟。余华的《活着》、乔治•奥威尔的《1984》(最好读英文版的)以及2004年韩国电影《太极旗飘扬》都属此类,我读完看完很久都不想说话的作品。

      “我们都是玄学家,早已脱离这个俗世。我们只生活在梦中,活在高谈阔论里。你一定要在平凡的生命里增添些什么,才能使一切变得合理,就算在死亡的边缘也一样。”

      ——维克多·拉图(当年进入辐射隔离区工作的摄影师)

      昨天回家经过小区门口的超市时,我看到一只长相很普通的宠物狗并多看它了两眼,我觉得它是幸运的,和本书中很多人物提到的猫和狗相比,和书中的丈夫、妻子、儿子、女儿、父亲、母亲、老头、老太婆、消防员、清理人、卡车司机、奶牛、麻雀、金龟子相比。

      活着,无论活得好不好,都要好好活着。

      (本文写于2017年8月17日)

相关文章

  • 一本书,看意识形态、人性与生死

    “我时常觉得,简单和呆板的事实不见得会比人们模糊的感受、传言和想象更接近真相。为什么要强调这些事实呢,这只会...

  • 朝着清净正确的方向走 本身就是忍

    我们生命的存在不离生死,在生死中过生活却时常不了生死!生死是什么?在意识形态基本的记忆数据里,然后开始去推理,到达...

  • 个人寄语

    医院是生死桥,生与死,悲与欢,软弱与坚强,残忍与温柔,每天都在这里发生,医者每一天都在人性的边缘看尽世间百态。医院...

  • 考研日记(2)

    被文学理论折磨的一天,看b站的课程老师讲到了文学与世界中,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老师推荐了一篇叫做《意识形态与意...

  • 鱼与渔,善与恶,因与果

    1934年23岁的萧红写下了《生死场》的故事,她在她的故事里探讨着人性与生死。似乎关于生死这件事,从古至今有太多的...

  • 散文:①⑧号《一瞬生死》

    . 《一瞬生死》 梁金南 谈论生死,真的很反人性。 ...

  • 性情

    人性善恶天注定,何时暴露看心情。 五官决定人生死,三观让你赌输赢。

  • 生命漫谈:人既知终有一死,为何还要活着?

    人的生死,其实不由人。正因不由人,人的生死之谜,哪怕穷尽人的智慧,恐怕也难找到答案。 从人性的角度看,“好死不如赖...

  • 鬼神对话录之八

    生死大事,忙碌的黑白无常两大仙,游走人间,看世界百态。人性善恶。 阎王也忙,天天审阅生死簿。 人生是珍贵的,钱再多...

  • 意识形态之下没有输赢—《雪滴花》

    意识形态之下没有输赢,无关生死,众生皆悲。 孤单英雄——林守护 因为疫情在家办公,时间相对宽松,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本书,看意识形态、人性与生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ghrvxtx.html